满江红真实故事
春节档的电影《满江红》非常火爆,成为春节档的票房冠军。一时间岳飞、秦桧与《满江红·怒发冲冠》成为热议的话题,但是那段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请看以下内容。
满江红真实故事?
1、在岳飞生前,金军多次南下攻宋,靖康之耻后宋朝偏安江南一隅,即为南宋,在中兴四将的多年经营后,金国的进攻开始乏力,南宋收复了部分失地,甚至在岳飞的最后一次北伐对金作战中,先在郾城大败金兀术精锐的“铁浮图”,要知道,此次战斗是双方在城外野战,并且“铁浮图”又是金军骑兵精锐中的精锐,能在野战中击败金军精锐骑兵,足以显示出岳家军当时的兵力之强,随后又在朱仙镇以少胜多击败金军,兵锋直指北宋都城开封,只差一步就可以收复故都开封,在战场上捷报频传的时刻,宋高宗连发12道金牌,迫使岳飞等退兵,后来就是被解除兵权进而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2、原来南宋北伐对金作战是边谈边战,当时的宋高宗和主和派秦桧占了上风,所以在前有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世光在外北伐金军为战,在后方有秦桧组织与金朝和谈。公元1141年,战与和都到了关键点上,战,岳飞等多次挫败金军,兵临开封城下;和秦桧等与金朝议和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但终归皇帝更倾向于和,秦桧和高宗密谋为了不使战场局势影响了议和,便将岳飞、韩世忠等召回临安,并解除了他们的兵权。不得不说宋朝统治者受黄袍加身的影响太深重了,两百多年都过不去这个坎,不敢让自家武将在战场多立战功。
3、在没有国际法的当时,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或许是南宋朝廷只想偏安,不思恢复故土。在南宋自废武功之后,金更是在和谈时漫天要价,嚣张跋扈,在宋高宗议和使者跪地哀求下,金以“必杀岳飞”为前提,答应了议和条件,在历史上被称为绍兴和议。和议规定:宋朝向金称臣,金朝册封赵构为宋朝皇帝;两国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为界,以北属金,以南属宋;宋朝向金纳岁币,银25万两,绢25万匹。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从此宋金成为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4、对于宋高宗来说,他可以继续在江南做皇帝,偏安一隅并没有影响他享乐,对于秦桧而言,他努力达成了和议,结束了宋金之间的战争,功劳最大,他可以继续在宋做金的代言人,把持朝政,独揽大权。
5、对于宋朝百姓来说,北方从家国,变为故土,眼看着要失而复得,却再次沦陷,且再看不到任何希望,从此只能在《东京梦华录》里感慨汴京的繁华与富庶;而江南之地的百姓继续被搜刮,满足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和对金的岁币 。
6、对于岳飞来说,精忠报国的事业戛然而止,“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 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为了自己的家国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不怕死在战场,在襄阳、在颖昌、在郾城、在朱仙镇,他多次身先士卒,以身范险,但他没想到自己会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自己人杀死,所幸最终岳飞最终被平反,被埋在风景秀丽西湖边,享受世人的敬仰。
满江红风格特点:
1、岳飞的《满江红》首先是一首词,分上下两阙,而不是诗。
2、词在北宋开始,最主要的分法是分豪放和婉约两派,从这个角度上讲,《满江红》在写作风格上属于豪放派这一类型,豪放派主要写雄伟志向,大致始于范仲淹,经贺铸中传,到苏轼和辛弃疾为盛,两宋的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均属这一派,婉约派主要写儿女情长,约始于五代时的李煜,至北宋的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和南宋的李清照,均有发扬光大。
3、在写作内容上,《满江红》写卫国戍边的边塞内容,和边关将士的思想,归于边塞词这一类。
4、在思想感情和对后世的影响上,《满江红》属于爱国诗词,且是非常著名的爱国诗词。
满江红词牌简介:
1、满江红,词牌名。又名《念良游》、《伤春曲》。“唐《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转二字,得今名。”按万氏《词律》,引《冥音录》作﹝上江红﹞。但“上”谐作“满”,音殊不类。考《本草纲目》有“满江红”水草,为浮游水面之细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时,民间已有此种名称之水草,随取入词,未可知也。或以董谷《碧里杂存》载有“满江红”为江淮船名;则故事始自明太祖,当非词名所本也。
2、满江红,双调,上片八句,押四韵,四十七字;下片十句,押五韵,四十六字,共九十三字。押仄声韵者多用入声字。上下片两七言句,多用对仗。仄韵体用“仙吕调”,平韵体用“仙吕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