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语文表现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语文表现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2023-12-15 14:40 419浏览

“表现手法”是一种语句组织方式,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语文表现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1、对比 

对比是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事物的特征。对比既是修辞手法,又是表现手法。  在《故乡》中,鲁迅将二十年前后闰土的变化进行比较,突出了人物变化之大,从而突出了封建意识对人们造成的床上,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同样,对比的表现手法在古诗词中也经常考。  在白居易的《买花》中有一句话:“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一束牡丹的价格相当于十户人家交纳的赋税。用对比揭露了贵族买花竞相玩乐,挥霍无度的罪恶。

2、象征

象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比如我们平常用“红色象征喜庆”,用“鸽子象征和平”,用“喜鹊象征吉祥”。象征是用事物的相关形象,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情感。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够使抽象的情感变得更具体,更有韵味。我们所熟悉的《白杨礼赞》《海燕》等名篇,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3、欲扬先抑

这个比较简单,我们也很熟悉,简单说就是“要夸人,先贬人”。我们自己在写作文的时候,也会经常运用这种手法,其实它的作用就是:使作者的情感多变,波澜起伏、曲折动人。比如《荔枝蜜》《白杨礼赞》等,都是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

4、讽刺夸张

讽刺和夸张一般是连起来运用的。讽刺就是我们在对不合理、错误的做法进行批判否定的时候运用的一种写法。讽刺运用最好的莫过于鲁迅先生了。《孔乙己》就运用了讽刺的手法,这篇文章几十年来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他是鲁迅先生塑造的一个非常鲜明的形象。夸张,可以夸大,也可以缩小,就是故意的“言过其实”,这种写法能起到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5、借景抒情

这种手法在写景文章、散文中经常运用,作者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置于景物当中表达出来。比如朱自清的《春》。这种手法尤其注意,在诗歌阅读中特别愿意运用。我们熟悉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最典型的借景抒情。

6、衬托

衬托就是用乙来衬甲,使甲的形象更突出,也可以叫“烘云托月”。  衬托有正衬与反衬之分。正衬就是用相似的做陪衬,反衬就是用反面事物作陪衬。  提醒一点:要注意衬托和对比的区别。对比,两者之间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是有主次之分的,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是用绿叶来衬红花的。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就运用了正衬和反衬,用菊做正衬,用牡丹做反衬,都是为了突出莲的高尚品质。

不同表现手法的应用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2、铺垫。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

①《走一步,再走一步》,开头反复交待天气的“闷热”,就为后文“我们”去爬悬崖作了铺垫。正是天气很闷热,我们才去寻个清凉所在。

②《社戏》开头写“我”随母亲省亲,平桥村伙伴们的热情等,都是是为后文看社戏时,“我”受到种种关照做铺垫。

3、象征表现手法

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  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

4、悬念

在写作中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作者常常在作品的开端提出尖锐的矛盾或设置疑团,又不立即予以解答,到一定阶段或结尾处才解开矛盾、揭示谜底。

作用:使文章一波三折,引起读者的兴趣。答题时要指出该句“设置悬念”,使人产生怎样的疑惑  如《最后一课》,小弗郞士上学路上看到布告牌前聚了好多人时,心里思量:“又出什么事了?”

表现手法的含义

表现手法是指衬托、象征、照应、反衬、烘托、渲染、虚写、实写、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主次、远近、绘声绘色、对比、联想、想象、类比、修辞等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古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一篇:语文写作手法有哪几种 下一篇: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