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鲁迅先生十大名言

鲁迅先生十大名言

2023-12-11 09:01 447浏览

鲁迅,小名阿张,本名樟寿,初字豫山,后字豫才,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候开始使用“鲁迅”作为笔名。

鲁迅先生十大名言:

1、“猛兽永远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这主要体现了一些独特和有能力的人总是更愿意独行,因为他们的思想更加具有开阔性,而一般的人则目光短浅的喜欢聚在一起,独创性比较低。

2、“从来如此,便对吗?”

此句话看过鲁迅有名的《狂人日记》就会知道此话的含义,主要就是在一个落后守旧的时代下发出的牢骚,是不甘于一直守旧,要勇敢的革新与创新。

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这句话曾经激励了许多人勇敢的向不公平发起进攻。特别是在以前鲁迅的时代下,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遭受欺凌或者自己受到欺负,从来不敢站起来反抗,一定要勇敢的站起来向传统与权威说不。

4、“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当时老师和父母是期盼我们努力学习,成为人上人,而我们却没有做到,从而在生活上过得艰辛无比。当时我国正在遭受着敌人的入侵。国民经常受到敌人的虐待与欺负,但我国人民却已经如同麻木一般不再抵抗,任由敌人欺负,让人既感到可怜又认为其不争气。

5、“做了人类想要成仙,坐在地面想要上天。”

主要就是讽刺一些欲望过大的人。有些人将自己所应该得到的东西都拿到,仍旧不满足的想要更多不属于自己的,最后反而会因为欲望而走向毁灭。

6、“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在谋财害命。”

时间相当的宝贵,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别人的时间,否则就是在间接的害别人。

7、“我所佩服的只有这一点,就是这种东西居然也有发表的勇气。”

从来不知道锻炼自己的演技,只是单纯的依靠自己的颜值与粉丝来获得关注,实力很弱。

8、“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

因为有许多人喜欢用自己的成功去评价别人,但自己却并不具备那一方面的知识,仅仅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评价而已。

9、“小时候不把他当人看, 长大后他就做不了人。”

许多家长就会犯这样的错误,认为孩子在小时候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都可以纵容,没有正确的教育孩子改正错误,所以长大后很容易让孩子犯更大的错误。

10、"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出自鲁迅的作品《故乡》,作者通过这句话,是想要表达“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坐船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鲁迅的思想主张:

1、国民性思想

鲁迅一生都在关注着民族的命运和国人的良知,痛心于国人的愚昧、麻木和冷漠,他期盼着中国人能够最终觉醒,直面人生,根除奴性,使自己的人格得以健康、健全的发展,并将此作为了自己毕生的追求。

1902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是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早期。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是以留学日本时期的“立人”思想为其逻辑起点的,“立人”是鲁迅早期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核心。

在这一时期,鲁迅受进化论思想影响,主张“立人”,宣扬个性主义,重视“摩罗诗人式”的“精神界之战士”的作用,提倡尚武、复仇的精神,大力宣扬“培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个性主义主张。

2、语言文字主张

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论述了汉字发展史,批评“汉字落后”。他肯定了“古人传文字给我们,原是一份重大遗产,应该感谢的。但在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不十分谐声的谐声字的现在,这感谢却只好踌躇一下了”。

在五四运动时期,鲁迅关于废除汉字的主张没有钱玄同、瞿秋白等激进,但由于其在文化战线的重要地位,所以他的“废除汉字论”的理论也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鲁迅把废除汉字看作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在《中国语文的新生》文中对“废除汉字论”的理论阐述非常明确而系统。

鲁迅的人物影响:

1、精神

鲁迅逝世后,上海民众代表在他的灵枢上覆盖了书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这三个字是沈钧儒先生所书,是中国人民对自己杰出而伟大的代表中恳、贴切的评价,也是对鲁迅精神的高度概括。

鲁迅以现代人的清醒,以思想家的理智,以革命家的敏锐,以文学家的激情,系统地、缜密地、持续地“研究”中国人,进行空前地彻底地民族反省,终生为民族及其子民们的自我更新而奋斗,并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

维护自由思想、探索光明道路的独立自主精神;无畏威胁利诱、毫不妥协的牺牲精神等形成了伟大的鲁迅精神,被广大人民群众视为“中华民族魂”,给予后世无数志士文人精神力量。

2、政治

鲁迅逝世以后,毛泽东曾对其做出高度评价:“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毛泽东以政治领袖的地位,从政治上为鲁迅定性定位。

自此以后,鲁迅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逐渐被“神化”,被抬高到了一个政治偶像的地位。在文革时期,鲁迅被视为“文化革命的伟大旗手”,被异化为打人的棍子,夸大其思想和作品的革命性和与共产党的亲密关系,并由此而夸大鲁迅对中国历史、社会和人物评论的准确性与正确性,被赋予了和政治领袖一样高的位置。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随着对“两个凡是”口号的批评修正和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进行,鲁迅的“神化”形象遭到了“反神化”一派的反拨,对鲁迅的定位渐渐“去神化”而回到“人”本身。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还原鲁迅”的口号下,“鲁迅是人不是神”的命题很快得到了绝大多数鲁迅研究者的认同,学界通过实证和逻辑方法尽量去“还原鲁迅”“走近鲁迅”,立足于鲁迅的作品,研究重点转向关注鲁迅的文学地位、思想价值等,尽力还原出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

上一篇:朝露待日晞中晞的意思 下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