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的代表作品
欧·亨利(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欧亨利的代表作品:
1、《麦琪的礼物》
小说讲述了一对美国底层的年轻夫妻为了给对方送圣诞礼物,忍痛卖掉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却导致礼物变得没有用处的故事。《麦琪的礼物》讴歌了社会底层人民高尚美好的爱情,也揭露了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
2、《警察与赞美诗》
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苏比的流浪汉,在冬天就要来临的时候,为了应付这个严寒的冬天,他左思右想,洨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千方百计去 监狱。那里将是他度过严冬的保险箱,那里有吃有喝有住的地方,虽然条件一般,但是不至于挨饿受冻。
苏比打定了主意,要去监狱呆上三个月,就可以躲过严寒,也避开了警察的干扰。他开始了第一计划就是去高级餐馆吃霸王餐,满脑里想像着吃饱喝足之后就扬言自己没钱付账,这样就可以按部就班实现他去监狱的计划了。但是事与愿违,他一只脚刚迈进大门,就被服务生推了个转身,然后把他搡到人行道上。他的第一个计划落空了。
3、《最后一片叶子》
以格林威治村为背景,讲述三位贫穷画家彼此帮助的故事,是一曲美好心灵的颂歌。身患肺炎的琼珊认为自己的生命会在窗外常青藤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逝去。琼珊的朋友苏将这一想法告诉了老画家贝尔曼。
枝头的最后一片叶子历经风雨仍未掉落,琼珊因此看到希望,逐渐恢复健康。然而贝尔曼却因肺炎去世了。直到这时,苏才告诉琼珊,挽救她生命的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在最后一片叶子掉落的雨夜,贝尔曼画出一片永不凋零的藤叶,却因染上肺炎去世了。
4、《二十年后》
两个美国青年——鲍勃和吉米·威尔斯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当鲍勃要到西部去创业时,他们相约20年后在纽约大乔勃拉地饭馆相会。然而当在西部闯荡了20年并且正受芝加哥警方辑捕的鲍勃赶到纽约来践约时,在纽约已当了巡警的吉米以出人意料的手段逮捕了鲍勃。
欧亨利的创作特点:
1、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2、欧·亨利的小说通俗易懂,其中无论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何处,也无论主人公是何等人物,他的故事写的都是世态人情,并且易有浓郁的美国风味。
3、一般说来,驱使人们行动的欲望和动机是相当复杂的,但是欧·亨利人物的思想相对来说却都比较简单,动机也比较单一,矛盾冲突的中心似乎都是贫与富。这一方面大概因为美国是个平民社会,不存在天生高人一等的贵族阶级,既然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贫富就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4、另一方面,此时正值美国内战后的“镀金时代”,拜金主义盛行,坑蒙拐骗样样齐全,贪污泛滥成灾,似乎只要人能赚到钱便是成功,并不问问钱的来历是否清白合法,金钱的占有程度便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欧·亨利笔下的芸芸众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金钱主宰的世界中,他们的处境动机,他们的喜怒哀乐,大都与金钱的占有有关。
5、欧·亨利小说中感人至深的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做出难能可贵的牺牲。为了给丈夫购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妻子卖掉了一头秀发。
6、而丈夫出于同样的目的,卖掉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尽管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从中获得的情感是无价的。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年轻画家顽强地活下去,老画家于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青藤叶。
7、他为自己的杰作付出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一个富人已经沦落到挨饿的地步,但他坚持履行自己的一年一度在感恩节请穷苦朋友吃饭的职责。而刚吃饱饭的穷朋友为了使对方满意,也忠实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他们各自做出牺牲,为的是给他人一点安慰。
8、所有这些都未必称得上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小人物们日常完成的小事,但正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善,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至高点。
欧亨利的人物评价:
1、美国耶鲁学派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国流行文学的中心人物。他享有大量的、长久的读者,他的名声几乎等于短篇小说这种文体,虽然他说不上是这种文体的创造人之一,或者说是主要的创新人之一。
2、他的喜剧天赋相当突出,尽管有局限性;他细腻的自然主义笔法几乎总是受到他的前辈弗兰克·诺里斯光环的影响。对于欧·亨利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留住了一个世纪的观众;普通读者在他的故事里看到的是他们自己,不是更真实或者更奇怪,而是像他们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