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2024-01-03 12:34 433浏览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清明节的起源

一、秦汉时期

周秦时期,祭祖扫墓习俗已经存在,这是清明节习俗的起源;汉代清明节还不是一个节日,仅仅是一个节气。

(一)周秦:祭祖扫墓习俗起源

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起源于周秦时代人们对祖先的祭祀活动。早在西周时,中国就对墓葬十分重视,设冢人、墓大夫分别掌管王、候、卿大夫、士的公墓和庶民的邦墓。《周礼春官冢人》记载:“凡墓祭,为尸。”这里的“尸”就是指神主,可见早在西周时已有祭墓的习俗。西周以来,墓祭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祭扫就被历代当做头等大事,认为“夫祀,国之大节也”,也就是说,祭祀祖先,就是一个国家的重大事情和不可缺少的内容。孔子曰:“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把国家最重要的事概括为祭祀和战争两件重要的内容,把两件大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可以想象,古人在崇尚武力征服世界的同时,也希望借助祖先的力量保佑自己。古人对祖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从而使节俗上升为礼俗,祭祖行为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人习而从之。清明节真正的源头就是祭祀祖先,扫墓祭祀是寒食到清明不变的主题,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到被民间效仿,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固定风俗。只不过,在周秦乃至两汉,这种祭祀祖先的活动并没有明确在清明日,更谈不上清明节。

(二)汉代:清明作为节气的确立

“清明”这一名称从周代开始,至今已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虽然这一名称最早记载于周代,但清明作为节气的真正形成是在汉代。到了汉代,我国从原始社会的“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到形成了知年知日的完整二十四节气和太初历。在西汉时,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基本齐备,每隔十五天设一个节气,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等份,公元前139年面世的西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中,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二十四节气决定了清明节的确立,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命太史令司马迁、星官射姓、历官邓平及专家唐都等二十余人制定了《太初历》,更精确地反应一年地球运行的周期,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阴历或农历。从此,中国的历法两千多年再无大的变化,这对于清明节的具体日期确定在公历4月5日前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魏晋至唐代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食节十分流行,清明节尚未形成,到了唐代,寒食节被唐玄宗钦定在清明日前二日,放假三天,至此,寒食与清明合为一体,寒食节的习俗也就成为了清明节的节俗。清明节作为节日开始形成,同时由于清明时节正值踏青之时,汉代以来的上巳拔禊除灾的仪式在唐代更加娱乐化,曲水流觞等一系列春天欢宴形式兴盛,这样上巳节的内容也被融入到清明节之中。

(一)魏晋:寒食节俗相沿成习

清明节俗起源于寒食节,一直以来是不争的事实。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在介子推被焚的忌日,晋文公诏令百姓们禁火而吃冷食。关于此,有一个非常动人的传说:春秋初期的晋国,内乱不已,晋国公子重耳为避祸,出国逃亡19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艰辛。在这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不离左右。有一次,他们断炊绝粮,陷入困境,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接着,晋文公对一直跟随自己逃亡的臣僚论功行赏,唯独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也不向晋文公邀功请赏,而且更不耻与那些挟功求禄的势利之人同朝为臣,就带着母亲隐居到今山西介休县内的绵山。晋文公知道后,追忆起介子推的忠诚,十分后悔,就亲自去请介子推下山,介子推却躲起来,坚决不肯与晋文公见面。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就下令火焚绵山。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宁愿被火烧死,也不肯出山,结果他与母亲双双抱树而死。文公见烧死了救命爱臣,疼痛不已,就把介之推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介子推的故事,传说于汉代末期,最早记载于《东周列国志》。但是记载春秋战国最权威的史书《史记》、《左传》等资料中,并没有关于介子推火焚的记载,可见这一传说并不是那么可靠。实际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为纪念介子推而禁火寒食说法多属附会。这种附会在汉代发生后,传播的越来越广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声音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主流。正如大部分的中国节日风俗一样,人们总是希望把节日和某个名人或者某个名人故事传说附会在一起,以增加节日的纪念意义,增强节日的传播力,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和敬仰之情,毕竟用一个动人的故事更容易使人铭记于心。介子推的故事,真正流行起来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因为魏晋之“晋”和春秋战国时代介子推故事的发生地晋国之“晋”是同一个“晋”字,所以人们对寒食节祭祀介子推的故事极为推崇传播。人们深信关于介子推被火烧死的传说是真的,寒食节禁火之俗在晋地更加流传开来,相沿成俗。民间把介子推尊奉为神,还在绵山修了介公庙,年年祭拜,香火十分旺盛。应该说,在唐代以前,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食节的影响远远大于清明节。

(二)唐代:寒食与清明的融合

清明节真正的兴起是在唐代,唐代是我国节日风俗划时代的裂变时期。唐代,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时期,国家强盛统一,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农业生产从几百年的战乱中恢复起来。唐代十分重视儒家治国的战略,以孝行天下,拜扫祭祖之风更加兴盛。由于李唐王朝发迹于寒食节流行的中心晋地山西,唐太宗李世民历尽战乱,对晋地浓厚的寒食习俗十分留恋,所以后来他把寒食习俗带到了长安,这可以说是寒食节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对清明节的贡献,主要是把寒食节通过国家最权威的礼法,确定在了每年的请明日之前。唐在国家最权威的礼法《开元礼》中规定:“寒食通清明,每逢寒食,放假三日。”唐德宗的时候,下令把假日延长到七天,这足以说明唐代对寒食与清明的重视,俨然已经是一个节日黄金周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节日黄金周,也是清明节最早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寒食与清明在节俗内容上,并无十分明显的继承关系,只是两者相距很近。纵观演变与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一条线索,寒食节式微的时候,清明节就从一个单纯的农事节气上升为一个大的节日,这说明清明节的产生是借用了寒食节的节俗,这种借用的文化基础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对节日的稳定的习惯心理,清明节借用了寒食节作为一个纪念性、祭祀性节日的内核。与此同时,清明节在唐代开始还融入了上巳节习俗的内容。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禊。二是招魄续魂,在野外或水边召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上巳节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在上古时候,这种活动就不仅是一种驱邪的巫术仪式,而且更是一种自由快活的春游。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魄续魂之俗逐渐消失,转为临水酒会,其中王羲之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会稽山而作。由于时间与清明节临近,又都是在郊外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正是寒食清明上巳为一体的佐证。寒食、清明、上巳逐渐融为一体,而兼容并包,开放繁荣的唐朝从原来节日习俗禁忌、迷信等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型、礼仪型的良辰佳节。唐代开始,踏青、荡秋千、斗鸡等娱乐活动也盛行起来,蹴鞠更尤为兴盛。

三、宋元明清时期

到了宋代,清明节继承了唐代的节日风俗,寒食、上巳、清明三节合一,得到了极大发展,北宋年间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对当时汴京城过清明节百态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到了明清时代,清明节的传承与发展很不平衡,由于元代严禁寒食之俗,再加上明清时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逐渐发达,使农耕文明背景下产生的不少传统节日受到了严重冲击,寒食节、上巳节基本上淡出,只有清明节保留了下来,北方以扫墓为主,南方更趋于踏青,清明节形成了南北方两种不同的节日风景。

(一)宋元:清明成为春天大节清明节发展最鼎盛的时期是宋代。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封建伦理观念的深化,传播孝文化的清明节自然受到重视,得到发展。宋代朝廷明文规定:“为了追悼亡亲,以表孝道,从寒食至清明三日,各阶层均须祭扫陵墓。”这时,清明节和寒食节真正融为一个节日。宋代基本沿袭了唐代的假日制度,把寒食、元日即春节、冬至作为宋代的三大节日。直到北宋,清明和寒食还是一起出现在节日生活中,清明节还没有摆脱寒食节成为独立的节日。而寒食节在宋代,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了“人间佳节”,寒食节的悲伤的氛围已经慢慢的淡化,变得快乐明朗起来,唐代清明的娱乐活动如蹴鞠、击鞠、荡秋千、斗鸡等活动,在宋代也十分流行。据说元代由于废除了火禁,寒食节遭到了重创,从此,清明节代替了寒食节的地位。宋元时代,寒食渐渐被清明占了上风,加上寒食被元人所废,上巳也被人淡化,清明成了以扫墓、游春为主的节日。这时,清明已经成为春天的第一大节。

(二)明清:清明节的两种风景

经过宋元两代的传承与演变,当薪火不再珍贵的时候,寒食已变的徒有虚名,寒食、上巳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明清时代,清明节俗已普及到全国,但风俗有异有同。总的来看,清明节南北冷热不一,形成了两种色调。北方人不像以前那么重视清明节,但节日娱乐保留古风,相比而言,南方过清明节就热闹许多,清明节在南方各地发展兴盛开来,这也是宋代以后文化中心南移对节日风俗的巨大影响有关。这也造成了现在南方对清明节的传统保留继承的比较好,习俗风貌呈现的多种多样的原因。此后,清明节从近代沿袭到当代。清明节和许多传统节日一样,在这段动荡巨变的岁月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是灭绝之灾,几经沉浮,最终才从几千年的传统血脉中绵延下来,得以重见天日,古老的清明节,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1、扫墓: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清明节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2、踏青: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汉族节日习俗,清明时节,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禁火:自古就有清明节禁火的风俗习惯,清明寒食禁烟火,?原本纪念介子推。?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古代寒食禁火只许吃冷食(图)在常武地区,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

4、蹴鞠: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清明习俗蹴鞠蹴鞠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5、打马球: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代称为击鞠。

清明节的意义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既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节气,也是传统祭祖的节日。

清明踏青是中华民族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活动,其核心是古人顺应天时、和谐共生的朴素理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祭奠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清明祭祖体现了中华民族尊亲敬祖、崇宗隆嗣的传统观念,其核心是儒家伦理的忠孝文化。

清明祭祖具有传承意义,其内涵是孝(敬)文化。祭祀祖先,是在尽孝道,感谢祖先赐予生命之恩。向已逝的亲人、祖先送上哀思与敬意,给下一代提供一个认识孝的文化环境,让他们知道感恩有着重大的意义。祭祀这个社会习俗,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利用扫墓祭祖之际,长辈向下一代讲述些祖先的家族故事有着重要的意义,好的英雄事迹和成功事例,以及一些励志的艰苦奋斗精神,都能鼓舞和鞭策下一代继承祖先遗志和奋斗精神,使后代不忘本。对后代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不好的事迹或家族的遗传疾病,都可以让后代总结经验教训,趋利避害。

所以清明节一定要祭祖和反思自己,我们祭祖的意义是弘扬孝敬的精神,孝敬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百善孝为先!反思、反省自己过往错误,是向善的开始,自利利人,也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清明也是国家乃至家族文化香火传承的最佳节日,一年之计在于春,也是你创业拼搏的好开端。

国家文化传承,靠国民;家族文化传承,靠家人。

上一篇:清明节要吃什么 下一篇:清明节的习俗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