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来历简介
《弟子规》的由来是缘起于孔子曾经在《论语》中说过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的来历简介
“《弟子规》中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有多余的精力还要多多学习科学知识,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事。”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不过在当时,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保守的。孔子所处的时代,奴隶社会正向封建社会转变,周王的势力越来越小,诸侯国的力量却越来越大。
各诸侯国不听周王的命令,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孔子对这种现实很不满意,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王朝。他比较喜欢西周的奴隶制度,要求人们按“周礼”所规定的君臣父子的尊卑等级制度办事,这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空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特别强调“仁”,他说“仁”就是爱人。具体来说,“仁”就是孝悌和忠恕。孔子认为孝悌是家庭生活中最大的事,人应该对长辈孝(尊敬、服从),对平辈和下辈悌(友爱);忠恕是社会生活中最大的事,人应该对上级忠(忠诚),对同级和下级恕(宽恕)。孔子的“仁”还要求统治阶级互相亲爱、互相合作。同时,要求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人民。
可以看出,孔子很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这种“仁”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和”的精神。“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孔子重视人和现实生活。有一次马棚失火,孔子先问人烧伤没有,而没先问马的死活。孔子不太相信鬼神,认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要由人去做。
孔子的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与我们现今的“经济挂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可以说是南辕北撤。针对统治阶层,上层阶级,孔子主张轻利重义、“君子不言利”的经济思想;对于被统治的平民百姓孔子又有仁政富民的经济思想,但这主要是针对农业生产。
“轻利重义”后来也成为儒家的主流思想,影响了后世数代王朝,在儒家独尊的封建社会中禁锢了商业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发展起了阻碍的作用。
孔子的“见利思义”说,主张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之前先考虑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只有不违反道德规范才能求取物质利益。孔子认为君子以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所以君子求“义”,而小人则只看到利益,见利而忘义。
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的这一句话也被记录在《论语》中。孔子曾说他的弟子樊迟是“小人”,因为樊迟想学农,孔子认为只有更有价值的“君子”才是实现理想和追求的最佳途径。以我们现在的观点看,孔子的经济思想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孔子九思
九思来源于《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记载着孔子的“君子有九思”。他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并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
在九思这篇文章的解释中可以知道孔子说的九件事情指的是“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在这里面,他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包括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各个方面。
这“九思”,从视听感官、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等看似平常的日常行为方面引发我们多方位的思考,甚至让我们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超越自我等方面反思自问。
孔子不仅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更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所处的时代,旧贵族普遍堕落,那时的学派众多,且各学派都在不断深化和调整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映衬下,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九思”,可以说,在当时社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两千多年过去了,但孔子的“九思”仍然对我们现代的或许乃至以后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