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简介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简介
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田开疆、古治子和公孙捷。这三人结拜为兄弟,经常对大臣无礼。大臣晏婴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会出问题,就一直找机会要除掉这三人。
有一天,鲁昭公与大夫叔孙婼到了齐国,齐景公设宴招待,晏婴陪坐,田开疆等三人佩剑站在台下,洋洋自得,目中无人。
酒喝到一半,齐景公对鲁昭公说:“我园子里种了一棵“万寿金桃”,长了30多年了,就是只开花不结果,恰好今年结了几颗果子,我想请您品尝品尝。”鲁昭公听了很高兴,齐景公就让晏婴去摘桃,一会儿工夫,侍卫端着盘子走了上来,盘子上放着六个大如碗,香气扑鼻的桃子。晏婴说:“还有三、四个没熟,我就先摘了这六个熟的。”
先是,晏婴祝了辞后,鲁昭公和齐景公各喝了一杯酒,吃了一个桃子。接着齐景公说:“这桃子十分难得,叔孙大夫和晏婴大夫,都是很有贤名的人,对国家又有大功劳,应当各吃一个。”这俩人一听,赶紧走上前拜谢。
吃了桃子,晏婴说:“盘中还有两个桃子,主公可以让大臣们说说自己的功劳,找出两个功劳大的,吃了这两个桃子。”齐景公认为这主意不错,就同意了,并让晏婴当评委。
公孙捷第一个走上台说:“当年我跟主公去打猎,赤手打死了一只猛虎,救了主公一命,这功劳大不大?”晏婴连忙说:“这个功劳很大,可以喝一杯酒,吃个桃子。”
古冶子一看,跳出来说:“杀个老虎算什么,我曾经在黄河杀了一个妖鼋,救了主公一命,你说我该不该吃个桃子?”齐景公说:“当时若不是古将军,我早已葬身鼋腹了,古将军盖世奇功,饮酒吃桃,没什么问题。”晏婴一听,赶紧给古冶子倒酒递桃。
这时,只见田开疆站在台下说:“我曾经南征北战,杀敌无数,使诸侯震惊,推举主公为盟主,这个功劳不知大不大?”晏婴连忙说:“田大将军的功芳比公孙将军和古将军大十倍,只是金桃已经没有了,请大王赐给他一杯酒,等明年桃熟后再给田将军桃子。”齐景公同意了。
田开疆一听,热血上冲,说:“我功劳大却吃不上桃子,反还在两位国君面前受这种侮辱,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到这世上?”说完就拔剑自杀了。
公孙捷大吃一惊,持剑说:“我功劳小吃了桃,田兄功劳大反而吃不上桃子,他死了,我又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世上?”说完也自杀了。
古冶子大声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他俩都死了,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也拔剑自杀了。
二桃杀三士出自哪里
二桃杀三士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
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
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
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视之,则大鼋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
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二桃杀三士的寓意
在“二桃杀三士”这个典故中,晏婴巧妙地利用矛盾,不费吹灰之力,不露一点声色,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就除掉了三个居功自傲的谋逆之臣,又不得罪景公,让人不由赞佩他高超的计谋和智慧。同时,三员武将以匹夫之勇,恃才傲物,彼此相互争功,最终自尝苦果,让人唏嘘。从而告诉人们骄狂必惹来众多非议,最终自取祸败的道理。
古言道:“满必溢,骄必败。”三员武将恃才傲物,不足为道。该典故留给人们不少思考。第一,要像晏婴学习,遇事多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二,三员武将虽是有功之臣,但他们自恃才高功大,不懂得尊重别人,傲慢狂妄,得意忘形,终引来杀身之祸。三士之死也从反面告诉人们:“满招损,谦受益。”人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才能得益。水满就会流出来,骄傲必然失败。
进而告诫人们:一定要懂得尊重别人,为人要谦逊低调。人们也应认真品味该成语故事,并不断从中汲取生活、工作智慧。一要学会低调做人做事,学会在低调中修炼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特别需要注意韬光养晦,不要锋芒毕露,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这样才不会产生自满心理,才能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并使自己安之若素,一生无虞。二是要学会谦虚。谦虚是一种涵养,是一种大智慧,更是一种让你终生受益的美德。
莎士比亚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学会谦虚,才能了解别人,才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才能不断积蓄力量,让生命抵达更高层次。三是懂得尊重他人。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人与人交往之间最重要的美德。只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真正做到自己尊重自己。而且要尊重每一个身边的人,无论种族、身份、年龄、性别等。当每个人都懂得尊重别人时,这个社会也必将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