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父母不要把“用功学习”挂在嘴上

父母不要把“用功学习”挂在嘴上

2023-01-06 16:18 519浏览

“要用功学习,要认真上课,要细心检查,……”,每天的每天,父母们都会把这些话挂在嘴边,不断地反复地告诫着孩子。但效果呢,往往是恨铁不成钢,让父母们无所适从:我的孩子到底怎么啦?天天和他说,也没有用,真不知怎么办?而孩子呢,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原来是父母、老师要我学习的,我是在帮家长学习,帮老师学习。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被逼的!其实不把学习挂在嘴边,才是真正关心孩子学习。

父母不要把“用功学习”挂在嘴上:

“要用功学习”,这句话对不用功的孩子来说,是特别感到不愉快的命令之一。如果经常这样催促,孩子就会感到厌烦而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

对于孩子来说,讨厌被家长反复催促,特别是当催促变成了训斥,变成了命令的时候,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你让我这样做,我偏不做!作为家长,以为孩子只要听你的话,坐下来学习了就好,殊不知,孩子暗暗和你在较劲,一份作业磨磨蹭蹭,做得没完没了,一篇文章看得断断续续,不知所以然。一道题解来解去,做不出,最后两手一摊:我不会。就等着你去教,他什么努力都不要做了。这样的孩子,不会思考,不会主动学习,学习的成绩如何会优秀?

“要用功学习!”这句话最初的意思只不过稍微提醒孩子注意而已。可是每天这样说,久而久之,无形之中就使孩子心里感到有压力,产生反抗心理,从而由提醒注意的含义变成了命令,接着又变成了严厉的训斥,这样便完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结果,“要用功学习”这句话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

那如何破解呢?

有次,我问一位妈妈:“你的孩子怎么这么喜欢看书,这么优秀呢?”

妈妈说:“我家有个习惯,每天晚饭后,我和他爸爸都会坐下来,放下手机,放下一切杂务,陪着俩孩子坐桌子前看书。我们各看各的书。从孩子出生时开始,他看到我们和他的姐姐经常捧着书看,便和我们一起看。从不认识字,到慢慢认会了许多字。现在可爱看书了。他都把她姐姐1-6年级的语文书都看完了。现在都能看初高中的了。”

怪不得,这孩子这么出色,刚上一年级,成绩总是遥遥领先。课外兴趣活动还很多,学围棋、学绘画样样不错。最主要的还是老师能干的小助手,而父母从来不陪着孩子做作业,更不会跟在孩子后面,提醒这,提醒那,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所以,孩子年幼时养成的生活学习习惯,不论是好是坏都是很顽固的。不管是让人喜欢还是讨厌,孩子都认为这种行动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要孩子用功学习,家长要静下心来多花费些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桌前。为孩子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每天这样做,才会使孩子养成平心静气伏案学习的自觉性。这是你碎碎念一千遍,一万遍都无法做到的。

为什么不要把“用功学习”挂在嘴上?

原因1:学习要刻苦这个观念其实是错的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学习要刻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这个理念是不对,为什么学习一定要是苦的呢?从思想上把学习定义成“苦”的,潜意识里自然就会产生一种畏惧和排斥心理。人都有一种避苦求乐的天性,既然学习是苦的,那我们又怎会喜欢学习,主动去学习呢?

原因2:要求孩子刻苦学习其实是在做无用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写到: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用功勤奋是必须的,但用“刻苦”的言语和思路来要求孩子,往往是在干一件南辕北辙的事。家长经常用刻苦学习来要求孩子,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那些被要求刻苦学习的孩子,成绩没有让家长满意不说,孩子也很痛苦,甚至会导致激烈的冲突,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原因3:一味强调刻苦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在任何一个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家长一味强调学习需要很刻苦,这样会让孩子在学习之前就没有了兴趣,那么孩子可能也就不能拥有好成绩更不能拥有高素质。

尹建莉说过:培养孩子勤奋学习,家长不能一味强化“苦”,而是要尽量消解“苦”——不要向孩子提示学习是苦的,也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避免它在学习活动中感觉苦闷。

所以家长们不能仅在口头上敦促孩子努力学习,这种自我安慰式的教育方式往往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应该以身作则,不仅身体力行和孩子一块学习,也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

上一篇:上海市特色高中有哪些 下一篇:最伤孩子的三句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