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2023-08-15 11:44 301浏览

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事件,是历史考察的重点。商鞅变法借鉴了法家的思想,注重实践结果,以民生为重。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了解这一重要改革。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2、按军功授爵,废除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3、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全国设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强迫人民编成“伍”、“什”,由国家统一控制。

4、奖励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徭役,鼓励发展生产。

意义: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在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在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在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的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作为变法家的背景:出身低微、卓越才华。

商鞅作为变法家的背景是商鞅变法得以成功推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商鞅出身并不高贵,但他拥有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这使得他成为了商鞅变法的核心人物,商鞅是一个出身低微的人,他的祖先曾经被贬为平民,但是,商鞅非常聪明,早年间就立志于改革国家,积极探索各种政治和经济制度,并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和思想。

商鞅在政治上也表现出色,他提出“去士族、养士人”、“赏罚分明、重用能者”等思想,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减少封建割据,以此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商鞅认为,只有实施改革才能让秦国走向强盛,而且改革必须以民生为本。

商鞅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如推行县制,设立官吏,奖励耕者,惩罚流氓,规范度量衡,通货流通等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国家的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商鞅作为变法家的背景,包括他的出身低微和卓越才华,使得他能够深入了解民生疾苦和社会问题,进而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最终将变法付诸实践,推动了秦国的崛起和中国历史的发展。

商鞅简介:

商鞅(约前390—前338),卫国(今河南安阳)人,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为商鞅。商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临终前将其推荐给魏惠王,惠王不能用。商鞅闻秦孝公下令求贤,发愤图强,乃离魏去秦。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两次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变法。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国势蒸蒸日上。孝公去世后,太子秦惠王继位。商鞅在变法期间,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他们为报夙怨,告商鞅有谋反企图,派官吏逮捕他。商鞅逃叛失败后,被带回都城遭惠王车裂,并灭其族。著有《商君书》传世。

上一篇:西周实行什么制度 下一篇:相逢方一笑下一句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