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全诗

2023-08-15 14:11 243浏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水调歌头》全诗: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关于团聚的诗:

1.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秋空明月悬,又是一年中秋至。  

3. 明月千里寄相思。  

4. 彩云追月,桂花飘香。  

5.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6. 中秋月圆圆,人儿团团圆!  

7. 夕七彩人间长共中秋八月  

8. 杯低吟酒伴同歌盛世高风 盛世云七彩  

9. 神州月共圆 华夏九州同祝福 中秋两岸盼团圆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10. 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天涯海角忙不完,盼望节曰归家园。  

11.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2.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发愁不能寐,揽衣起彷徨。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徘徊,愁思当告谁!  

13.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4.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摇动大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酷热。  

15.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上一篇:四大名山是哪四山 下一篇: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