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七步诗曹植全诗的意思

七步诗曹植全诗的意思

2023-09-01 15:59 267浏览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的一首五言六句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想要了解的快来看看吧。

七步诗曹植全诗的意思

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全诗如下

七步诗

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品创作背景

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曹丕见状,羞愧不已,只好放过曹植。

逐句深度鉴赏

第一句:“煮豆持作羹”。这一句描述了制作豆羹的准备过程。其中,“煮豆”是用高温的水将豆子煮熟;“持作羹”是将煮熟的豆子制作成豆羹。这一句简单地介绍了制作豆羹的步骤,为后续的描述铺垫。

第二句:“漉豉以为汁”。这一句描述了制作豆羹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即漉取豆豉时的汁水,作为制作豆羹的卤汁。豆豉是经过发酵的豆子,漉取其汁水是为了得到制作豆羹所需的卤汁。这一句进一步细化了制作豆羹的步骤,并引出了豆萁和豆子的对比。

第三句:“萁在釜下燃”。这一句描述了豆萁在锅底燃烧的情景。其中,“萁”是指豆萁,即豆子制成的燃料;“釜”是指锅,这里指煮豆子的锅。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描写,暗示了豆萁和豆子之间的对比和冲突。

第四句:“豆在釜中泣”。这一句描述了豆子在锅中哭泣的情景。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豆子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豆子遭受煎熬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豆萁和豆子的对比和冲突。

第五句:“本自同根生”。这一句点明了萁和豆的来源,暗示了它们本是一体的。其中,“本”是指本来,即萁和豆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这一句通过简单的表述,强调了萁和豆的紧密关系,为后续的情感表达铺垫。

第六句:“相煎何太急”。这一句是诗的结尾,也是情感的高潮。其中,“相煎”是指萁和豆之间的煎熬和逼迫;“何太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煎熬和逼迫的不满和怨恨。这一句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深化了萁和豆对比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同根生的萁和豆之间的煎熬和逼迫的不满和怨恨。同时,也通过简单的表述,强调了萁和豆的紧密关系,深化了萁和豆对比的意义。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

曹植的故事

才高八斗为兄所忌

东汉以洛阳为都城。丞相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是东汉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被称为“八斗之才”。曹植自幼聪慧,10多岁便能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与此同时,他的同母哥哥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被立为世子。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吊。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曹丕的挟嫌猜忌下,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了处处受限制和被打击的对象。

七步成诗逃过一劫

一次,曹植被人告发经常喝酒骂人,他还把曹丕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但他并没有犯什么大罪,也没有招兵买马,要以阴谋反叛的罪名处罚他不能服众,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来治他的罪。

曹丕把曹植从封地召到洛阳,指着大殿上一幅“两牛相斗于墙下,一牛坠井而死”的水墨画,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但诗中不许犯“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如作不成就要从重处罚他。

曹植答应后,未走完七步就作成一首诗:“两肉齐道行,头上戴凹骨。相遇块山下,欻(xū,忽然)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和群臣都感到吃惊。

曹丕又说:“七步成诗还慢,要你应声而作。”曹植说:“请命题。”曹丕说:“你我是兄弟,以此为题,不许犯‘兄弟’字样。”曹丕心想,成则罢了,不成便痛下杀手。

没想到曹植不假思索,应声赋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中以“煮豆燃萁”为比喻,指责曹丕手足相残。曹丕听后动了骨肉之情,深有惭色,也可能是怕世人耻笑,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只把曹植贬为安平侯作罢。曹植以其超群的文才,逃过一劫。

人虽失意名传千古

《七步诗》虽救了曹植一命,但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最终在郁郁寡欢中死去,终年只有40岁。

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得到了千载同情,而曹丕也就承受了千载痛斥。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曹植犯错,曹丕有意放他一马,知道曹植有七步成诗的能力,所以就命他七步作诗。

曹植的《七步诗》流传至今有两个版本,《世说新语》中所记录的《七步诗》共有六句,后来的《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浓缩”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后人常用“本是同根生”来比喻手足之情,用这首诗来讽刺那些不珍惜兄弟之情的人。而“煮豆燃萁”、“相煎何急”被用来比喻兄弟相逼,“七步成诗”则用于形容人文思敏捷。

其实,曹植的天赋远不止于七步成诗,他的《洛神赋》同样影响深远,成为流传千古的浪漫主义名篇。传说,曹植少年时见甄氏生情。曹丕称帝后,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惨死。甄氏死后,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看到甄氏之子,心中酸楚无比。在返回封地时,曹植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氏凌波御风而来。他一惊而醒,文思激荡,根据梦中与甄氏相遇洛水的情景,写了一篇《感甄赋》,也就是后来有名的《洛神赋》。

上一篇:枫桥夜泊古诗解释意思 下一篇:游子吟全诗的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