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主人公
大家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一定不陌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了然于胸。你知道“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吗?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
文同
胸有成竹的典故: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如何用胸有成竹来造句?
1、诸葛亮面不改色心不跳,胸有成竹的答应了。
2、爷爷知识丰富,无论我问什么样的问题,他都能胸有成竹地回答出来。
3、垂头丧气,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定会碌碌无为,遗憾终生;胸有成竹,凡事相信“我能做好”,放胆一试,则会功名成就,不枉此生。
4、这时,我显得胸有成竹,其他人也不甘示弱紧追不舍。
5、回首过去,我们思绪纷飞感慨万千;立足今日,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引吭高歌一路欢笑。
6、有的潇洒地走出去,显得胸有成竹;有的慢慢腾腾的站了起来,眼睛还盯着试卷;有的急三火四的加紧动作,赶忙再添上几笔。
7、他写初稿时已胸有成竹,所以只须涂改几个词就行了。
文同简介:
文同,南宋画家,字与可,人称石室先生,自号笑笑先生。是著名的画家,也是有名的诗人,他的从表兄苏轼赞其:“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辞二、草书三、画四。”他品行高洁,一生爱竹,不仅写了许多的咏竹诗,还画了大量的墨竹画,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的《墨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