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翻译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翻译

2023-09-04 17:20 520浏览

《陈情表》是西晋时期李密为辞谢朝廷征聘而撰写的奏章,奏章类型为表。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翻译:

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区区”的意思是拳拳之心,形容自己私情,诚恳深切的样子。

《陈情表》的创作背景:

1、李密在蜀国时任尚书郎,公元263年蜀国灭亡后沦为亡国之臣。公元265年12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自己登基做皇帝,建立晋国。晋武帝为倡导忠君思想选择以孝治国,为达到统一选择优待蜀国前臣。

2、晋武帝之所以选择以孝治国,是因为当时孝道是一种主流社会思想,也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通过以孝治国,可以获得群众基础,倡导忠君思想。

3、晋武帝之所以优待蜀国前臣是因为晋国建立时期江东的分裂势力仍未得到统一,通过优待旧臣,可以让他们看到晋武帝的诚意,对晋朝忠心,从而达成统一。

4、李密师从蜀国著名的儒学大师和史学家谯周,敦厚博学,特别精通《春秋左氏传》。而且为人正直,是当时社会上著名的孝子,在《晋书》中被列为“孝友第一”。《晋书》也记载:李密曾经“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李密身份上是蜀国前臣;人品上其孝顺有口皆碑;学识上富有才华。重用李密既能体现对以孝治国的推行,又能体现对亡国之臣的宽宏大量。

5、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但李密以祖母无人供养为由委婉拒绝,后朝廷又多次催促其尽快赴任。李密如果应召,年老多病的祖母将无人奉养;如果不应召,晋武帝可能会怀疑他怀念旧朝,招致大逆不道的罪名,引来杀人之祸。

6、既要供养祖母实现“孝”,又要向新的朝廷表达“忠”,李密在当时的情境下进退两难。于是写下《陈情表》来向晋武帝表达自己的苦衷,同时表达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及自己“辞不赴命”的尴尬处境。

《陈情表》的主题思想:

1、该文详细婉转地描述了作者对祖母的孝情和对当前朝廷的忠情,以侍奉祖母的理由暂不应召。整篇文章围绕“孝”和“忠”展开,从“孝”的角度来看,“躬亲抚养”是祖母对自己的关爱,“侍汤药,未曾废离”是自己对祖母的奉养,“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更是表现了李密与祖母之间的深厚感情。

2、“忠”的方面,“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写为官的良好背景,以“圣朝”尊称当今朝廷,“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将自己卑微到尘土里,使得晋武帝感受到李密对于“圣朝”的忠心,文末“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则引用古义,极写自己的一片忠心。

3、通过复杂的悲情、亲情及忠情的抒发,加上客观事实的陈述,以及言辞间处处谦卑与逢迎的表达,还有文章情理交融的布局,最终成功说服晋武帝,实现暂缓征召的目的。

《陈情表》的作品影响:

1、彰显孝道。后人对《陈情表》留有诸多评价,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称赞其真情谆笃、感人肺腑;高赞其孝道;认为其有不得已之苦情。李密的《 陈情表》 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彰显孝道文化的代表作。

2、李密在不得已的苦情之下写出了《陈情表》,真情流露祖母与自己的相依为命,以“孝”立足婉拒晋武帝的征召,《陈情表》的核心体现便是“孝”,宋朝诗人赵与时《宾退录》卷九时人安子顺语:“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3、在诸多类似的评价中,《陈情表》被当做孝文化教育的范本。 在当下,古语云“百善孝为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这篇文章,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李密的殷殷反哺之情,明白“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从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上一篇:关于美食的四字成语 下一篇:中国第一大古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