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不脱蓑衣卧月明的上一句

不脱蓑衣卧月明的上一句

2023-09-12 17:14 472浏览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吃饱饭后已经是黄昏了,他连身上穿的蓑衣都没有脱下来,就躺在草地上欣赏那明亮的月色。

不脱蓑衣卧月明的上一句?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词语注释:

1.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2. 铺:铺开。

3. 横野:辽阔的原野。

4. 弄:逗弄,玩弄。

5. 饱饭:吃饱了饭。

6. 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7.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古诗鉴赏: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蓑衣是什么?

戴笠穿蓑,《诗经·小雅·无羊》中记载“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说明当时人民已经开始穿避雨用具。笠也称为“斗笠”,是指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既可避风雨,也可防烈日酷暑的帽子。南宋诗人陆游《江头十日雨》中有“可怜笠泽翁 ,百忧集双鬓。”蓑草表皮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状,用来制雨衣,雨水不易渗透,其物也很常见,价格便宜,轻易可得,在古代很长时期内,不分尊卑,雨天出行,都穿这种用蓑草制作的雨衣。在古代蓑衣除被用作挡雨外,农夫、渔人常用作避水。

吕岩简介

吕岩,也叫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现在山西运城市芮城有元代丘处机奉皇帝御旨兴建的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张紫阳真人)、东派(陆潜虚)、西派(李涵虚),还有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皆自谓源于吕祖。原为儒生,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尊为剑祖剑仙(天下剑仙之首)。华轩居士据《全真诠绎》记载,于北宋期间应八仙之首铁拐李邀在着名仙苑石笋山聚会时列入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之列。

上一篇:飞入菜花无处寻的上一句是什么诗 下一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上一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