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诗词大全

 > 

孔乙己的故事

孔乙己的故事

2023-09-15 11:33 240浏览

《孔乙己》是中国作家鲁迅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四月《新青年》杂志第六卷第四号的短篇小说,小说附有1919年3月26日所记的《附记》。

孔乙己的故事:

1、小说以清末鲁镇上的一家小酒店——咸亨酒店为故事发生的场景,先简要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了“我”,并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孔乙己的经历,孔乙己是众人的笑柄,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书被人吊着痛打,还有人嘲讽他为什么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越争辩,众人就笑得越发开心。

2、孔乙己也有良善的一面,他的品行比其他酒客好,不拖欠酒钱,即便是当时拿不出来,一个月后也会还。他还把自己的茴香豆分给周围的小孩吃。他想要教伙计写字,但是伙计并不领情。

3、随着冬天的临近,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他因为偷盗被丁举人打断了腿,只能用手走路,此时他失去了作为读书人的高傲姿态,在旁人的说笑中,要了一碗酒,最终不知所踪,只留下了“大约的确是死了”的交代。

孔乙己的主题思想:

1、《孔乙己》看似写的是一个孔乙己、鲁镇和十二岁的小伙计的所见所闻,却折射到当时的整个社会。孔乙己的悲剧首先在于他可怜又可笑的个性,他不自知自己在传统社会中地位的日渐式微,还一味保持着读书人的酸腐。但他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环境逼迫的必然结果,穷苦人之间相互戏弄,同样遭受压迫的人们以取笑他作为消遣,浑然不觉自己同样是被压迫的一方,将众生的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2、追根溯源,无论是描写科举制度对孔乙己思想的毒害,还是描写咸亨酒店一众人物对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调笑和漠不关心,本质都是为了批判造成当时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封建制度。

孔乙己的艺术特色:

1、《孔乙己》的叙述者与叙事语言的选取和建构,是中国长篇小说叙事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在作为第一人称回忆叙事的《孔乙己》中,有二个见证人,分别为二十年前在咸亨酒店工作的十二岁小伙计,以及在二十年后进行追忆的"我"。不同学者对于这两个"我",到底是由谁在叙述有着不同的看法。

2、王富仁在认为:“在《孔乙己》中,担任具体叙述任务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小说就严格按照这样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的眼光意识看待他周围的世界,看待包括孔乙己在内的所有其他人物。”严家炎则有不同意见,“作者安排了一个可以悄悄位移的叙事者...《孔乙己》的叙事者也是个成年人。”李铁秀也认为:“‘小伙计’的‘我’只是被叙述者的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角色),仍不过是一个‘被叙述者’。”

3、《孔乙己》巧妙地采取了第一人称的叙述策略,通过长达二十年的回忆来重塑孔乙己,层层剖析当时的社会背景。第一层是旁人看孔乙己,第二层是小伙计看酒客们和孔乙己,第三层是叙述者看二十多年前还是少年的自己,第四层是鲁迅构建出来的苍凉人世,这也是这篇小说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

4、《孔乙己》可谓字字珠玑,呈现出言辞浅、意象深的特征。小说塑造了多位栩栩如生的经典形象。作者使用了最经济简洁的文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暗示了孔乙己物质贫穷,却自恃清高,对文人身份充满自豪,因此不屑于和没有文化的短衣帮为伍的内心世界。把孔乙己这类没落封建科举文人对封建社会价值观念仍恋恋不舍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5、再如酒店老板,当孔乙己被人打断腿,艰难地来到酒店,老板开口仍是要钱,而后又讽刺孔乙己又偷了东西,否则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许久没来,老板仍然惦记着十九个钱,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些语言描写,将掌柜这一自私冷漠的商人形象刻画地栩栩如生。

孔乙己的作品影响:

1、《孔乙己》自1949以来多次作为小说的典范被编入不同的语文教材中(1905年、1956年、1958年、1961年、1978年、1987年、1993年、2001年、2002年、2010年、2017年)。

2、《孔乙己》中虽然多次出现“笑”的情节,但《孔乙己》显然并不是一个喜剧,而是揭露了一代读书人的悲剧,是鲁迅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和人民深入独到观察的结果,具有跨时代的警示意义。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革命的一次胜利,给中国新文学开辟了新的历史道路,树立了新的典范。

上一篇:莎士比亚最经典的作品 下一篇:纳兰容若经典诗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