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红楼梦中心思想

红楼梦中心思想

2023-09-15 15:40 341浏览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它包含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疗烹饪、园林建筑、服饰收藏、社会风俗等等,无所不包,任何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它的中心思想和寓意到底是什么呢?

红楼梦中心思想: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小说的巨大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红楼梦》人物

贾宝玉:

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

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作“ 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无法忘怀精神上的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宝玉就出家当和尚去了。

林黛玉: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

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扼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冠(与黛玉并列),来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妈之女。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她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但仍规谏宝玉读书做官。有一个金锁,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被外人称为金玉良缘。

贾元春:

金陵十二钗之三,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贾府大小姐。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秦可卿出殡不久,元春晋封贵妃。贾府为了迎接她省亲,建造了大观园。她给家族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自己幽闭深宫,不能尽天伦之乐。

贾探春:

金陵十二钗之四,贾政与赵姨娘所生,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个性刚烈,有“玫瑰花”之诨名。抄检大观园时,她当众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对贾府的危局颇有感触,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改革虽成功,但无济大事

贾迎春:

金陵十二钗之七,是贾赦与妾所生,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原着前80回未交代结局,根据金陵十二钗判词,最后被丈夫孙绍祖虐待致死。

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之八,宁国府贾珍的妹妹,贾府四小姐,爱好绘画。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疼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抄检大观园时,她狠心撵走丫环入画。四大家族的没落,三个姐姐的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看破红尘出家为尼。

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九,来自四大家族之王家,王夫人的内侄女,贾琏之妻。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为人处事圆滑周到,图财害命的事也干过不少,在前80回里她支持宝黛爱情。

《红楼梦》最著名的诗:

【黛玉葬花词】

黛玉葬花词描绘了黛玉的离愁别绪和悲剧心情。诗中通过描写花谢花飞、红消香断、游丝软系飘春榭等景象,表达了黛玉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表达了黛玉对时光流转和命运变迁的感慨。诗中还提到了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整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黛玉的悲剧和对生命的思考。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曹雪芹所作,其中“菊花”主题是咏菊。诗中描绘了秋菊凋谢的景象,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思念。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心情和身处的环境,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和敬仰。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菊花的美丽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也传达了对秋天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首词以宝玉和黛玉为主角,描述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宝玉是一个被贬为下位的官宦之女,而黛玉则是一个普通的贾府女子。他们的相遇,似乎命中注定。他们的爱情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彼此之间的误会和猜疑都让他们产生了离别的想法。最后,他们都无法承受现实的困境,选择双双离世。这首词通过宝玉和黛玉这两个角色的命运,表达出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安排。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1715-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等,出生于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江宁(今南京)织造曹寅之孙,曹頫之子,死时年仅48岁。

曹雪芹出身钟鸣鼎食、诗礼簪缨望族,早年家世显赫,极富极贵。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才14岁。曹家迁北京老宅,后移居北京西郊。

曹家的家道沦落,令曹雪芹苦不堪言,生活难以为继。他开始了茅椽蓬牖、绳床瓦灶的贫困生活,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晚年窘迫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境地。

一个享受锦衣玉食、温柔富贵乡“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描鸾刺凤……”等的豪门公子哥,瞬间从天堂跌落,感受可想而知。

巨大的生活落差,促使曹雪芹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倾注到小说创作中,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出了“字字看来皆是血”的宏篇巨作。

有人说曹公是写完全本了的,只是80回后内容散佚了,今传《红楼梦》120回本中后40回为高鹗所续,当然也有别的说法,今暂不论。

上一篇:朝花夕拾中心思想 下一篇:野望中心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