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是唐朝诗人王湾的作品,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便是出自这首诗。你能否读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身在他乡,过着游子生活,思念自己的家乡和思念自己的亲人的情感。可以从最后几句话当中看出作者思乡和思念亲人的情感的强烈。
《次北固山下》全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译文】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赏析】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是说作者乘舟路过青山之下,舟行在碧绿的江水之上。“青山” 当指北固山。这两句紧扣题目,写出了自己的羁旅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前一句是说,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拉平了,诗人向两岸望去觉得江面特别的宽阔。这里 “两岸阔”是“潮平” 的结果。后一句是说,船行在江中,江上的顺风徐徐吹来,船行得平稳而快速。这句诗中的“正” 和“悬”两个字用得很好,写出了江风的和缓和船的平稳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是至今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张说的称赞并非虚美之辞,这两句确是余味无穷的佳句。其意思是说,天将明未明之时,长江下游宽阔的江面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江南的物候已带来春的气息。
就在新的一年快要到来之际,诗人却依然漂泊于孤舟之上,怎能不产生羁旅之思呢?因而,作者在见到春天雁群北归之时,便想起了鸿雁传书的故事。
他的故乡在北方的洛阳,鸿雁北归的时候大概要经过他的家乡吧! 于是他呤出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全诗意境开阔而美丽,对仗工整,炼字颇见功底,第五六句尤为佳美。
【作者简介】
王湾(693年-751年),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
唐玄宗先天元年,即大约712年的时候,王湾考中进士,被授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约717年,马怀素为昭文馆学士,召博学的人校正群籍,王湾当选其中。他和刘仲丘历时5年合编古今书目《群书四部录》集部图书200卷。校完内府图籍后,他又和陆少伯等一起编校丽正书院藏书。他对南朝粱、齐以后的诗文集进行了大量的编校工作。书成后,因功授任洛阳尉。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王湾一生常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的山水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在开元十七年,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后去世。
王湾诗歌遗作不多,现存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首诗词已被选入了初一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深受读者的喜爱。这首诗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据说开元年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明代胡应麟认为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景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