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和吏的区别是什么
在现代,我们经常把“官吏”当做一个词语使用,但其实,在古代,官和吏并不相等,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里将详细介绍官和吏之间的区别。
官和吏的区别是什么
一、选拔途径不同。“官”由朝廷通过科举考试统一选拔任命,称之为“朝廷命官”。“吏”无须参加科举考试,由“官”自行招聘任用。
二、身份地位不同。“官”是管理者,为朝廷服务,地位高;而“吏”是为“官”服务的,地位低,虽在衙门里做事,但相当于百姓。
三、工资待遇不同。“官”有编制,其俸禄由朝廷发放;“吏”没有编制,不享受朝廷的俸禄,由“官”给他们发放微薄的俸禄。据《梦溪笔谈》记载:“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往往致富者。”“吏”的待遇差,有人就巧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
四、事业前途不同。“官”是体制内的,朝廷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只要考核优秀,就有晋升的机会;“吏”不在体制内,无法得到晋升、重用。
五、人生归宿不同。俗话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古代为防止官员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滋生腐败,朝廷建立了定期调动的制度。一般地方官是三年一任,清代是一年半左右一任。等到任期一满,官员就要调到异地为官。而“吏”是本地人,一辈子都得待在原地方,别想跳槽。
古代官和吏的关系是怎样?
一言概之,就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区别。
他们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所谓官,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或者其他手段,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行政官员。
在古代,这些人叫做朝廷命官,是朝廷的象征。如果朝廷命官被杀、被羞辱,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通常刺杀朝廷官员,即便是底层的县官,也会被认为是犯上大罪。刺客和主谋都要被斩首,家里男性成员被连坐流放到边疆做工,妻女成为官奴。
在明清时代,如果行刺级别很高的官员,往往会被判处最残忍的凌迟酷刑。
这倒不是说官员本身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因为刺客等于是在挑战朝廷的权威。
秦汉以后的吏,就同官完全不同。
当官的门槛很高,往往要通过科举制度过五关斩六将,呕心沥血才能达到目标。
基本上科举考试为官的,都是超级学霸,根本不是普通人。
吏的门槛就比较低,一是依靠推荐当选,经常是官员自己推荐一批手下为吏。大体上只要推荐人有面子,吏就可以顺利上位;二是通过考试成为吏,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但难度不能同科举相比。一般只要识字,懂得法令,思维敏捷就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吏。
隋唐开始,吏的地位非常低下。朝廷根本不给吏发薪水,或者只是给很低的薪水。
很多吏是官员自己雇佣的,是他的工作班子成员。吏为了养家糊口,多赚几个钱,往往为非作歹,坑害良民,所以口碑极差。
这些吏在民间的地位,属于下九流,比乞丐、妓女、戏子好不了多少。
很多的读书人,宁愿穷苦一生,也不愿去当吏,宁可要个清白的名声,吃一口干净饭。
那么,为什么官员很牛逼,因为他是体制内。
为什么吏各方面都比官差了十万八千里,因为他是体制外。
官和吏相当于现代什么?
官和吏相当于现代官是管理者、负责人和办事员。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僚就是副职、佐贰,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官和僚都是官员,有品级(比如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叫“品官”。又因为自隋以后,官和僚都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