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词汇

 > 

乌衣巷古诗

乌衣巷古诗

2023-09-16 15:48 231浏览

提起乌衣巷,都会想到刘禹锡的“乌衣巷口夕阳斜”。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赏析一下乌衣巷这首诗。

乌衣巷古诗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译文

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赏析

三国时东吴曾在乌衣巷设军营,军士皆穿黑衣,故名。东晋时,王、谢两家贵族多居于此。朱雀浮桥是连接金陵与乌衣巷的必经之路。可以想见当年桥上车马喧腾,冠盖往还,金鞭络绎,热闹非凡。如今却只剩下野草闲花,自生自灭。“野”字点睛,给人以强烈的今昔之感。高尚街区乌衣巷也曾雕梁画栋,金宇重重。然今只有夕阳西下,暮霭沉沉。

今昔对比是咏史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只是有些诗歌显,有些诗歌隐。《乌衣巷》一、二句中地名与景致的对举,已流露浓浓的今非昔比之感。三、四句则将此与永恒自然对照,以不变的大自然参照出人事沧桑。燕子依旧归巢,而房屋却已易主。王谢豪宅沦为老百姓的栖身之所,潇洒任性的“王谢风流”已荡然无存。自然与人事的对照使人在怅惘的同时更多一分渺小的悲哀。

《乌衣巷》辞浅境深,篇幅短小,却呈现咏史诗的两种表现手法,深刻且生动,无愧于千古佳作。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家中世代是儒生,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哲学家、文学家、大儒、诗人,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出生,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刘禹锡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刘禹锡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兼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刘禹锡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的主要哲学成就在于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新论证,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强调了法制思想;文学上,独创了民歌体诗歌,在散文、辞赋、论说文上也有不俗的成就,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刘禹锡诗文俱佳,所作诗文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着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还着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刘禹锡铜像、刘禹锡纪念馆、刘禹锡公园等都是后世人们为纪念他所留存下来的。

上一篇:汉字六书指的是什么 下一篇:《赠刘景文》 古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