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宋代四大书院

宋代四大书院

2023-09-18 16:56 549浏览

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机构,集讲学、藏书、印迹、学术研究、祭祀、民俗于一体,为发展中国传统社会的学术文化、人才培养、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宋代四大书院?

北宋初期的四大书院分别是: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洞书院。

【应天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

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1]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岳麓书院】

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湖南大学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也是唯一中国古代延续到现在的学府。

麓书院主体建筑面积有31000多平方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其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元1008—1017年间,是岳麓书院的鼎盛时期。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闻知山长周式以德行著称,岳麓书院办学很不错,特别召见了周式,拜为国子监主簿,请他留在京城做官讲学。但周式心系岳麓书院,于是请求归院,宋真宗就亲书赐“岳麓书院”御匾悬挂于书院大门正上方,还赐经书等物,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至今书院所存明代“岳麓书院”刻石,便是当年宋真宗的手迹。此后,岳麓书院在周式主持执掌下,从学员人数到院舍规模都有很大发展,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山谷中。此处原为唐朝人李渤、李涉兄弟的隐居处,李渤曾养一白 鹿自随,人称白鹿先生。以后李渤为江州刺史,在隐居旧址创建台榭,号为白鹿洞。至南唐时这里建为“庐山国学”,北宋初扩为书院。1179年,朱熹为知南康军等事,曾在此主持教务和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书院于是声名大振。以后,陆象山、王阳明等人都曾在此讲学。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古代传播文化、交流学术、培养士子的地方。自唐迄清,江西设立的书院极多,居全国首位。而“海内书院第一”的白鹿洞书院,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登封市城北3公里峻极峰下,因坐落于嵩山之阳得名。1963年6月20日,由原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隋大业年间(605~618)更名为嵩阳观。唐弘道元年(683)春、冬,高宗两访潘师正,以嵩阳观为行宫。五代后唐清泰元年至三年(934~936)进士庞士曾在嵩阳观聚德讲学,后周时改名太乙书院,宋至道年间(995~997)赐名“太室书院”,并赐九经子史,置校官,生徒数百人。宋景佑二年(1035)赐名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理院务,拨学田百亩以供开支。名儒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程颢等相继在此讲学,一时声名大振。

金大定年间(1161~1189)书院更名承天宫,明重修后复改为嵩阳书院,并建二程祠。清康熙十三年(1674)知县叶封重修,清康熙十六年(1677)耿介又复兴书院并增建修补。耿介亲自执教,传经授业,成绩显著。嵩阳书院经金、元、明、清多次增补修建,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特别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先后修建了先贤祠、先师殿、三贤祠、丽泽堂、藏书楼、道统祠、博约斋、三益斋,并增设场垣。

书院:

书院之名始于唐:原系官方修书、校书、藏书及皇帝读书之地。据〔新唐书·百官志〕「集贤殿书院」条,玄宗改乾元院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一年(723)春,放大明宫光顺门外造丽正书院,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参见「丽正书院」)。玄宗曾选耆儒,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参见「经筵」)。清袁枚〔随园随笔〕云:「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晚唐时,部分私人隐居读书之所,亦名之书院。此事〔全唐诗〕中屡见,时约在唐德宗贞元以后。书院至五代,始见讲学事,如庐山白鹿洞书院(参见「白鹿洞书院」)。

书院之制盛于宋代:惟两宋兴起之原因不同。北宋书院之产生,除因五代世乱官学末兴外,一说主张是受到佛教禅宗丛林制度之影响,另一说则主张是上承唐代修书、读书之地,进而授徒讲学,与佛教禅林制度无关。至于南宋书院产生之因,主要是由于官学教育成效不彰,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及士子寄食之地,以及对禁道学(理学)之反动。

书院之发展,北宋时主要在宋初,可考之六大书院分别是: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及茅山书院(参见 「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仁宗庆历兴学后,书院便不振(参见「庆历学制改革」)。至崇宁末更尽废。南宋时,以理宗朝创立最多,宁宗朝次之。书院主要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及湖南四省。

上一篇:重力加速度g等于多少 下一篇:向心加速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