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简介及背后故事
“ 西安这座城,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踩的地全是历史”,这座承载了中国很多记忆的地方,是多少人自古以来的向往,踏入皇城,一日看尽长安花。其中一个必到的地方就是:大雁塔。
大雁塔简介及背后故事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雁塔的传说故事
相传玄奘西行取经的途中,路过一个叫摩揭陀的国家,这个国家有座寺院,寺院里的和尚信奉的是小乘佛教。这天一众和尚化缘,到了中午也没有遇到好心人施舍,一个年轻的和尚饥饿难耐,就冲着天上的一队大雁碎碎念道:菩萨快显灵吧,让我们饱餐一顿吧。谁知和尚的话刚说完,雁群里领头的大雁在空中盘旋两圈后便一头坠下,一众和尚见此情景震惊不已,赶紧找来了方丈,方丈认为这是菩萨化身大雁来教化他们,便举行隆重的仪式埋雁建塔以示纪念,塔建成以后取名雁塔。
玄奘听闻此事,觉得很有意义,就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下来。玄奘完成取经任务,回到大唐后就在慈恩寺里翻译经书,由于经书太多,为了存储经书,于是建造如今的大雁塔,建造完成后,玄奘想起摩揭陀国的见闻,于是也给塔命名为雁塔,象征牺牲和奉献精神,由于玄奘信奉的是大乘佛教,所以雁塔前面加了一个大字。
大雁塔的三种寓意
1、佛教文化之美:大雁塔是一座佛教塔,建造的初衷是为了收藏《大唐西域记》中佛经的经文,让更多的人可以阅读学习佛教经典。大雁塔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美,代表了大唐时期的文化与艺术水平。
2、文化交流之桥:大雁塔不仅仅是一座佛教塔,它还具有文化交流之桥的寓意。大雁塔建于大唐时期,那个时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广泛,而大雁塔就是这种文化交流的象征之一。大雁塔的建造不仅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僧侣,也吸引了大量外籍学者前来交流和研究。
3、大都市发展之观:大雁塔还是宣扬大唐时期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象征。大唐盛世时期,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它的繁荣与发展也反映在了大雁塔的建造上。大雁塔的建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承载了大唐时期城市发展的象征含义。
大雁塔为什么是七层
如今,拥有七层的大雁塔,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意义与影响。第一层是大雁塔门,第二层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以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壁画,第三层珍藏贵重的舍利子,第四层供奉贝叶经,第五层摆放释迦牟尼如来足迹碑,第六层悬挂雁塔诗会佳作,第七层塔顶雕刻有圣洁的莲花藻井。每一层都各具特色,意义非凡。 大雁塔——大唐不夜城,每逢佳时,大大小小的表演都会带领游客,重返大唐盛景,领略跨越时空的文化,无论是唐装的色彩还是舞蹈的微妙,都会让人体会到唐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