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诗词大全

 > 

溶液的特征

溶液的特征

2023-09-23 10:44 676浏览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叫做溶液。溶液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和固态。如空气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

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2、稳定性: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溶液的简介:

1、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的粒子直径<1nm(1×10^-9m)的分散系。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2、按聚集态不同分类:

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如空气)。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如盐水)。

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如合金)。

读法:一般读作“某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酒精可读作“乙醇的水溶液”

说明:如果溶剂是水,可以简称为某溶液。如“乙醇的水溶液”可以叫做乙醇溶液。如果两种液体互溶,有水则以水为溶剂,否则以质量大的为溶剂。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的分类: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3、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对一切溶液适用)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须升高温度,如石灰水)、蒸发溶剂(溶剂是液体时)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对一切溶液适用)或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降低温度,如石灰水)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5、规则溶液是更接近实际溶液的一种溶液。它的形成除混合熵不等于零外,其他特性和理想溶液一致。由规则溶液推导出的热力学规律,广泛应用于非电解质溶液,尤其对许多合金溶液的应用,更为合适。因此,对于冶金和金属材料科学来说,规则溶液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溶液的组成成份: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盐就是溶质)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水就是溶剂)

3.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4.两种溶液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溶剂。

5.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液体叫溶剂。

6.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7.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8.固体溶解度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溶液的用途:

1、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所以,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起反应,常常先把它们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

2、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有很大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分,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在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在

3、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炎症的注射液(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土壤里含有水分,里面溶解了多种物质,形成土壤溶液,土壤溶液里就含有植物需要的养料。

4、许多肥料,像人粪尿、牛马粪、农作物秸秆、野草等等,在施用以前都要经过腐熟的过程,目的之一是使复杂的难溶的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易溶的物质,这些物质能溶解在土壤溶液里,供农作物吸收。

上一篇:一氧化碳是什么氧化物 下一篇:碳素钢是什么性质的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