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孔明灯的来历和意义

孔明灯的来历和意义

2023-09-23 15:13 5964浏览

孔明灯又名许愿灯,在中秋节或者元宵节时,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放孔明灯来祈福许愿。但其实,孔明灯在古代最开始出现时,主要是作为军事用途。

孔明灯的来历和意义

孔明灯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相传五代时,有一个莘七娘,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孔明灯的寓意:

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每一年。每逢喜庆日子或盛大的节日,人们都点起文灯来表达他们的美好心愿。点燃文灯前人们都要在灯上写出自己的愿望,与天灯一起冉冉升向苍穹,以祈求心愿能实现。

为什么孔明灯会上升,是什么原理?

孔明灯与热气球原理是一致的,都是由于受到了空气的浮力而上升。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差。物体在气体中,上下两个面因为在气体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压强也不相等,上面的压强小,下面受到的压强大,下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气体对物体这个压力差,就是气体对物体的浮力,这个力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气体的重力。

另外我们还要了解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那就是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

明白了这两点我们来分析下孔明灯升空的原理。孔明灯在静止的空气中,受到了两个力,一个是向上的空气的浮力,标记f 另一个是孔明灯自身的重量g,这其中包括它内部的空气的重量也就是g=g1+g2。g1是孔明灯本身材料重量,g2是孔明灯内部空气重量,孔明灯所受到的空气的浮力是它排开空气的重量,显然孔明灯没被点燃,它的重量是大于浮力的,也就是g>f,孔明灯升不起来。

当孔明灯被点燃以后,它内部的空气被加热,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它内部空气体积要膨胀,而气体的膨胀是非常明显的,膨胀的空气,就从下端的开口被排出孔明灯外,这相当于孔明灯的自身重量减轻了也就是g2减小,g=g1+g2,g也随之减小。孔明灯自身材料可保证其体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也就是它所受到的浮力f是没有大的变化。持续的加热孔明灯内部的气体因膨胀而不断地排出,g2不断减小,这里我们要求孔明灯自身材料足够轻,也就是g1足够小,g2的不断减小能够导致g=g1+g2的g小于浮力f,浮力f与重力g是相反的两个力,g<f时,孔明灯就升起来了。

孔明灯升空以后,也要持续的加热才能保证孔明灯在空中的漂浮。一旦停止了加热,孔明灯内部空气遇冷收缩,导致外部空气进入孔灯内,这样孔明灯的自身重量增加,孔明灯就会掉落下来。

孔明灯什么节日放?

孔明灯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元宵节就是团团圆圆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的风俗就是吃汤圆,猜灯谜,这是除了中秋节以外也是希望一家子可以永远团团圆圆,由于元宵节在正月十五,也就是刚过完年,家里的大人要外出打工,小孩儿要外出上学,所以元宵节就是对自己,家人,亲人的一个美好祝愿。除了吃汤圆之外,很多地方还会有放飞孔明灯的文化,主要目的就是祈愿。

中秋节放花灯的由来已久,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赏花灯,多数集中在江南水乡南方一带,寓意将祝福带去。花灯也是多种多样,美轮美奂、精致小巧令人赞叹。中秋节挂花灯的第一层含义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第二层含义是象征的幸福团圆,在古代灯笼是用来照明的,中秋节大街小巷挂上灯笼代表着照亮团圆的路;第三层含义是希望女子添丁。

上一篇:圣诞节的来历和意义 下一篇: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