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邓世昌在哪场战役中牺牲

邓世昌在哪场战役中牺牲

2023-09-23 17:42 367浏览

“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这是清末北洋水师名将、民族英雄、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邓世昌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表明了他强烈的爱国心。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最终与心爱的战舰沉没于波涛中。

邓世昌在哪场战役中牺牲

黄海海战。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与日寇血战到底,最终壮烈殉国,时年45岁。

黄海海战简介

黄海海战,也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是1894年9月17日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北洋海军和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在黄海北部大东沟海域进行的重要海上战役。

19世纪后期,日本意图侵略和中国沿有宗藩关系的朝鲜,实现其对外扩张计划。1894年3月,朝鲜内乱,遂请求清政府出兵,清政府政府随后决定派兵进入朝鲜代为镇压。此时,日本亦趁机派兵入朝。朝鲜内乱平定后,日本意图迫使清政府撤兵,双方形成对峙。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袭击清军,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7日,丁汝昌率北洋水师主力护航清军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登陆后,与日军联合舰队遭遇。军备处于劣势的北洋海军被迫首先开火,海战初期陷入炮战困境。之后,北洋海军发起近战,一度逼近日本舰队,并且对多艘日本军舰造成了损伤。之后,北洋海军遭受腹背夹击,逐渐陷入了对其不利的局势。黄海海战历时近5个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阵亡4位舰长,死伤官兵约千人左右。日本海军伤亡官兵为298人,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

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海军实力大损,丧失了黄海海域制海权。此后,清政府被迫放弃“海守陆攻”的战略,继而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全部驻威海卫实行“避战保船”的方针,退居威海卫。在之后的威海战役中,已经受到重创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起到重要影响。同时,中日海军在此战中的战术和指挥的实践,对世界近代海军的装备发展及海战理论等,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学者戚其章在其《甲午战争史》专著中认为,“在这次海战中,北洋舰队以弱敌强”,并评价“中国广大海军将士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彪炳史册”。

邓世昌简介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原名永昌,字正卿,1849年10月4日生于广东番禹县龙导尾乡(今属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省东莞怀德乡。北洋海军副将,加提督衔。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邓世昌因父亲邓焕庄在上海的茶叶颇为兴隆,所以在私塾读完书后,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学习,学习了英语、算术等实用课程。1867年,18岁的邓世昌考入我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1871年,邓世昌毕业,被派往“建威”舰进行航海实习。此后,先后任职于“琛航”运输船、“海东云”炮艇、“振威”炮艇等船舰。1880年,调至北洋水师,任“镇南”炮艇管带。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9月17日,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官兵奋勇作战,受日本舰队炮火猛烈攻击,“致远”舰不幸沉没,邓世昌以身殉国,享年45岁。

总理船政沈葆桢称赞他是船政学堂中“最伶俐的青年”之一。《清史稿·邓世昌传》中赞其:“临战以忠义相激励,死状尤烈,与左宝忠并称双忠。”

黄海海战影响与启示

黄海海战的影响深远而复杂。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的国际地位下降,而日本则崛起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大国家。这场战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强调了坚守国家尊严和和平的重要性。

黄海海战的战火已经熄灭,但它的故事仍然燃烧在历史的篇章中。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即使在风雨飘摇的时刻,勇敢和决心也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在和平与友好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和稳定的未来。

上一篇: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是哪场起义 下一篇: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哪一场战役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