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的中心思想
《宿建德江》由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羁旅之思。这首诗中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句,更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宿建德江的中心思想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之情。《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宿建德江》全文如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该如何赏析这首《宿建德江》?
这是一首抒发羁旅相思的五言绝句,写的是诗人泊船建德江时的孤寂感受。建德江为今新安江水库一带风景秀美之处。此诗以动写静,日暮泊舟,天低月近,大自然给愁人以无限抚慰。
全诗的诗眼是一“暮”字,因天近薄暮而使江水迷茫,在迷茫中行进的小船,又使作者联想到身世的飘忽不定,更增加惆怅。日暮给了诗人愁绪,也给了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讲了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日暮”和上句的“泊”、“烟”前后呼应,讲述了旅人惆怅的心情——船好不容易停下来了,正是休息解乏的时候,谁知道望着舱外烟笼沙洲,日暮将近的景色,那淡淡的羁旅之愁油然而生。接下去的两句对仗写景,借景而显愁,其中“低”和“旷”相互映衬,“树”与“月”互相依存,“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色显示出了一种内敛、细致、精巧的艺术之美。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当时的心情是烦愁的,他捕捉了适于自己心情的景色,寓情于景,特色鲜明。全诗好景如画,将自己的心情与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善于用五言诗描绘山水和田园的景色,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王孟”。孟浩然的诗淡雅自然,他善于用白描笔法绘出一幅幅天然的图画。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