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捕蝉图来自唐代墓葬
《观鸟捕蝉图》是唐代佚名创作的壁画,其主要由三个仕女和鸟、树、蝉、石组成。这幅壁画现在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副长1.75米、宽1.68米的壁画。
观鸟捕蝉图来自唐代墓葬
《观鸟捕蝉图》是从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出土的。李贤(654—684),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二子:684年死于巴州(今四川巴中),葬于巴州的化城县境。706年唐中宗李显即位,将其墓迁回长安(今西安),以“雍王”礼陪乾陵:711年妃房氏与之合葬时追赠为“章怀太子”。
李贤墓于1971年在陕西省乾县乾陵乡柏家洼唐墓中发现。该墓为土坑砖室墓,分为前后两个墓室。前墓室四壁均有壁画。《观鸟捕蝉图》位于前墓室西壁南侧。
《观鸟捕蝉图》赏析
《观鸟捕蝉图》是唐代佚名创作的壁画,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画面由三个仕女及鸟、树、蝉、石组成。
三位仕女中,一位穿圆领对襟衫,袒胸,肩披红巾,腰束绿色曳地长裙,作仰视飞鸟状;一位着男装,脚穿尖头软鞋,腰束帛带,做捉蝉状;一位肩披墨绿长巾,腰束黄色曳地长裙,做目视前方状。
此图所绘仕女形象写实,画家用流畅的线条,准确地勾勒出仕女的表情和装束,描绘细腻,着色浓淡结合,鲜艳明快,形象刻画形具而神生。壁画设色艳丽,技法精湛,所绘人物、树木,生动自然。
《观鸟捕蝉图》的作用
这幅壁画反映了唐代宫中仕女的生活情趣和心态。三位仕女各有不同的姿态和神情,表现出她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寂寞无聊的排遣、对未来无望的沉思。她们身处深宫之中,被高大的宫墙隔绝了外界的风光和人情。她们只能在花园里寻找一些乐趣,或者观赏飞鸟和小蝉这些自然界的生灵。飞鸟和小蝉也成为了她们心中自由的象征。
这幅壁画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和审美。三位仕女的服饰和发式都符合当时的流行趋势。左右两位仕女穿着窄袖圆领对襟衫和曳地长裙,肩披帔帛或披巾,头梳高髻或小圆髻,这是唐代妇女常见的装束。中间一位仕女穿着男装,上着圆领窄袖袍,下着束口裤,腰系帛带,头梳丫髻,这是唐代妇女在宫廷里或私下里偶尔穿戴的一种新潮服饰,体现了她们的活泼和时尚。
名家点评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毛建波:三个女子脸相丰腴,长袍曳地,动态自然,富于变化,惊鸟、鸣蝉与画中人物的动态相呼应,组成统一的整体。作者既表现了仕女美丽的身姿,也刻画了她们空虚寂寞的内心世界。
后世影响
衍生作品:20世纪80年代中,一群文艺工作者面对着这幅画思绪万千,心潮涌动,创作出了一首《观鸟捕蝉曲》。
研究价值
此壁画从侧面反映了深居高阁的仕女们寂寞和无聊的神情。作者用无声的语言诉说出深宫中的仕女们寂寞无聊和渴望自由的心情,这对于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历史传承
《观鸟捕蝉图》壁画,是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的壁画:此墓于1971年在陕西省乾陵县乾陵乡柏家洼唐墓中发现,位于前室西壁南侧。现藏陕西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