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词汇

 > 

兵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兵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023-10-08 17:11 1584浏览

诸子百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家”就是百家学说之一。兵家强调战争的艺术和策略的重要性,可以使一个人成为战略家和军事领袖。

兵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主张运用武力通过战争来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

关于计谋(战略)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中内容最丰富方面,它所揭示的许多带有规律性的原则,是至今仍必须遵守的。许多名言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管理格言,诸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先计后战”,“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 以众击寡 ”“兵贵胜、不贵久”,“兵贵神速”“兵贵其和,和则一心 ”“三军一人,胜”“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密察敌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等等。这些着名的兵家管理格言运用的一些基本原则,与现代科学理的理论,不仅基本精神一致在语言上也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并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管理决策的统一整体同时又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理素质(所谓的“将能 ”、“将才”)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

兵家的谋略思想:

1、知彼知己,料敌定谋。

古代兵家的谋略是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敌我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孙子兵法》强调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吴子》强调料敌,应变。《百战奇法》说:“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战争舞台是活动的,战场情况千变万化,因此谋略的运用就不能一成不变。《历代名将事略》说:“敌情区测,不知敌情,不可以言战。其动其静,其强其弱,其治其乱,其严其懈,虚虚实实,进进退退,变态万状,烛照数计。或谋虑潜藏,而直钩其隐;或事机未发,而预揣必然。凡将才之大小,军心之趋向,理势之安危,事局之究竟,皆算无遗策。所谓运筹帷握,决胜千里者也。”所以古代兵家强调审时度势,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料敌定谋。

2、谋全局,定大略。

谋略重在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只有谋全局,才能计深虑远,策出万全。《籍言》云:“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历史上有远见卓识的兵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对全局的谋划上,从全局着眼制定谋略。诸葛亮有了东联孙吴、北拒曹魏的全局谋划,才促成魏、蜀、昊三国鼎立的格局。

3、实施伐交。

《孙子兵法》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伐交,就是用外交手段制胜敌人。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破坏敌方的外交联盟,一是强化己方的外交联盟。破坏敌人的外交,重在离间敌人与其盟友之间的关系,使之从盟好变敌对,各自孤立,势穷力单。战国时张仪使楚,破坏齐、楚联盟,使之互不相助,秦遂得以各个击破之。强化己方外交,重在合一切可以联合和利用的力,壮大自己,削弱敌人。《兵经百篇》说:“与国勾之为声援,四裔勾之助攻击。胜天下者用天下,未闻己力之独恃也。”

4、重视用间。

所谓用间,即派出间谍或利用敌方间谍破坏、瓦解敌人。《孙子兵法》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使用间谍破坏敌人的方法很多,唐代军事家李靖归纳说:“历观古人之用间,其妙非一:即有间其君者,有间其亲者,有间其贤者,有间其能者,有间其助者,有间其邻好者,有间其左右者,有间其纵横者,故子贡、史廖、陈转、苏秦、张仪、范唯等,皆凭此而成功也。”

兵家的代表人物:

1、兵圣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是兵法家孙膑的先祖。

一幕教王妃列队成为古今执法严明的典故,他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60万楚国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几近覆亡楚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后因伍子胥故辞官,不知其终。其着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其本人也被后世誉为“兵圣”。因其着作对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影响之深远、成书年代之久远兵圣孙武誉为“第一军事家”当之无愧。

2、亚圣吴起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早期投笔从戎,为将生涯中几无败绩败绩,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更是被记进《资治通鉴》。

不仅在军事上造诣很深而且也长于法家,为楚国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继商鞅后另一位改革家。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

据《吴子兵法》记载,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土地千里。期间共与诸侯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3、计圣孙膑

孙膑(公元前?-前316年),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山东鄄城人。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其着作《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汉书·艺文志》兵家权谋论着中记载孙膑着有《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

《孙膑兵法》自《隋书·经籍志》便不见于历代正史文献着录,失传近1700年,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才使失传已久的古书得以重见天日。计圣孙膑在战国以计谋出众而闻名。

上一篇:行路难中心思想 下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心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