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蜻蜓是陆生生物还是水生生物

蜻蜓是陆生生物还是水生生物

2023-10-10 11:42 567浏览

蜻蜓,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昆虫。它们拥有独特的翅膀结构和飞行方式,以及令人惊叹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但对于蜻蜓,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太多了解,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蜻蜓是陆生生物还是水生生物

蜻蜓是陆生生物,虽然蜻蜓的幼虫(蛹)和成虫都需要水生生境,但它们并不在水中生活。蜻蜓是一种昆虫,具有六条腿和两对翅膀。它们的翅膀可以让它们在空中飞行,不像水生生物需要在水中游泳或漂浮。蜻蜓的生命周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陆地上度过的,只有在繁殖、产卵和幼虫生长阶段才需要水生生境。因此,蜻蜓不是水生生物,而是陆生昆虫。

蜻蜓演化历史

蜻蜓目昆虫大约在3亿年前(古生代石炭纪)就存在,当时最大的可以飞行的一种昆虫为巨脉蜻蜓(Meganeuramonyi),它的翅展甚至可达750毫米。

蜻蜓目昆虫是昆虫中起源最早的类群之一,演化过程大致依次为:古蜻蜓目(仅生存于晚石炭纪早期,距今约3.2亿年)、原蜻蜓目(生存于晚石炭纪至二叠纪,距今约2.5-3.1亿年)、蜻蜓目(从二叠纪起一直延续)。

经近代研究,蜻蜓目昆虫典型的翅的运动方向和折叠方式,以及翅基的构造、脉序,说明其为起源较早的昆虫群体。蜻蜓目成虫具有胸部骨片的变异、连接方式与肌肉配置、翅的后移,次生交配器及交配方式等特征,表明其为有翅昆虫中极特化的一个群体。与古翅类的蜉蝣相比,蜻蜓目昆虫的化石记录较为广泛,在石炭纪到二叠纪地层中发现的巨大型蜻蜓可能与蜉蝣目和蜻蜓目有亲缘关系,而二叠纪地层中的真正蜻蜓目化石标本属于束翅亚目的原始祖先,这些早期的原始祖先经历了较快速的演化,在三叠纪出现了间翅亚目的类群,到侏罗纪分化出束翅亚目和差翅亚目的一些现代的类群。

蜻蜓分类

蜻蜓目昆虫是一类原始的中小型有翅昆虫,也是昆虫中最古老的种类之一。该目昆虫可分为三大类,即三个亚目。一类叫做束翅亚目(Zygoptera),统称豆娘,它们的前后翅形状和翅脉差不多完全一样,停息时四翅竖立在背上,只有个别的种类翅膀会摊开。许多较大形的豆娘身体和翅膀具各种金属光泽,甚为艳丽,它们的幼虫多半生活在流动的水中。许多身体小的豆娘,在平地很常见。另外一类叫做差翅亚目(Anisoptera),统称为蜻蜓,它们的前后翅形状不一样,后翅常较宽些,翅脉也不一样,许多种类在平地很常见,有的种类生活在山地溪流附近。第三类叫做间翅亚目(Anisozygoptera)。世界已知3种,分别发现于日本、印度和中国黑龙江。但亚目内总科、科级的系统发育关系存在着很多争议。不同学者对蜻蜓目分类体系划分不同。研究人员皮涅(Pinhey)将蜻蜓目划分为7总科25科,普法乌(Pfau)划分为5总科19科,沃森(Watson)划分为7总科27科。而截至2023年,在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中,该目被分为3个亚目39科826属。

蜻蜓生活习性

1、觅食行为

蜻蜓目昆虫会捕食各类活的昆虫,其中束翅亚目常捕获停息不动的猎物,而差翅亚目则常捕获行动或飞行的猎物。蜻蜓目幼虫称水虿,水生,幼虫取食水中的小动物,如蜉蝣及蚊类的幼虫。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孑孓为食,大型种类还能捕食蝌蚪和小鱼。成虫飞行迅速敏捷,多在水边或开阔地的上空飞翔,以捕食大小适宜的昆虫(如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

蜻蜓目昆虫的下唇特化为面罩,不用时面罩折叠于头、胸部之下,捕猎时会突然向前伸出,用1对手状的下唇须抓住猎物。

2、飞行行为

蜻蜓目昆虫是依靠在飞行力学上有利的两对翅的交互振动能力来飞行的(但色蟌科昆虫不是这种飞行方式)。这种飞行由两对翅的交替负荷决定围绕横轴的摆动,并由体躯极度延长(作为起稳定作用的杠杆臂)而得到平衡,为该目昆虫所特有的飞行方式。

3、其它行为

蜻蜓目昆虫合胸的构造特殊以及翅的向后位移和足的转轴等,便利于足的末端伸出头部前方捕捉空中飞虫,足则不便于步行。当该目昆虫停息时,它的六足总是“抱”在小树枝上,它的后面的足支撑着身体。

上一篇:空山不见人的下一句 下一篇:大肠杆菌是陆生生物还是水生生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