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历代帝王一览表
西晋从266年延续至316年,共传国51年,传位四个皇帝。西晋是一个从开始就注定败亡的政权,是一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下文详细介绍西晋的历代帝王。
西晋历代帝王一览表
1、晋宣帝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人。西晋的奠基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炎称帝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太祖。多次率军成功抵抗诸葛亮的北伐。
2、晋景帝司马师(208年-255年),字子元,晋宣帝长子,司马昭的兄长,司马炎的伯父,西晋奠基人之一。三国时期曹魏权臣。晋武帝称帝后,追尊司马师为景皇帝,庙号世宗。废黜曹魏皇帝曹芳,平定了淮南三次叛乱,击败孙吴大军。被文鸯袭营,惊吓而死。
3、晋文帝司马昭(211年-265年),字子上,晋宣帝次子,司马师的弟弟,司马炎之父,西晋的奠基人之一。他继承父兄的权力,弑魏帝曹髦,将曹魏的统治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在他掌权期间,派钟会、邓艾攻陷蜀国。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与他有关。
4、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晋文帝长子。西晋开国皇帝,265年-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峻阳陵。在位期间,大肆分封同姓诸侯王,希望相互维系,拱卫朝廷。280年,吴国灭亡,完成了统一事业。晋武帝逐渐懈怠政事,沉溺于酒色。
5、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晋武帝第二个儿子。290年-307年在位,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太阳陵。为人痴呆不任事,没有能力治理朝政,发生了八个诸侯王为争夺皇位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白痴皇帝。
6、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字丰度,晋武帝第二十五个儿子。307年-313年在位。在位期间,朝廷争权夺利日益加剧。司马炽接手了晋惠帝的烂摊子,却没有能力解决。312年,匈奴进攻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313年,刘聪用毒酒毒死了晋怀帝。
7、晋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又名司马业,字彦旗,司马炎之孙,吴孝王司马晏之子。313年-316年在位。316年,刘曜再次围攻长安,司马邺出城投降,西晋灭亡。
西晋介绍:
西晋(265年—317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从晋武帝建国开始,传四帝,国祚51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
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三国末期,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二子都是曹魏权臣。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据现代学者推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中国人口恢复至3500万人,形成“太康盛世”的局面。西晋时期面临的外部局势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次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西晋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和着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着《三国志》由陈寿所着。
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
首先,统治阶级的腐化奢侈。一般来讲,一个王朝的开端都是积极进取的,可西晋王朝却非如此。这个王朝一开始就是腐朽、奢侈,政治腐败,讲求享受。在这个王朝还出现了历史上特别着名的比富现象,非但如此,皇帝不仅不予以禁止、惩治,反而还亲自参与,支援某一方的比富,为之推波助澜,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次,社会的精英阶层不注重务实,专以清谈为是。那时的士族阶层,不研习经世济民的学问,而盛行清谈,以至于玄学大行于世。这个学问挺高深,只是于国计民生无补。清谈之风大盛,也使得西晋成为了清谈误国的典范。不过话说回来,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和西晋的统治者有关。西晋王朝得国不正,无德、不忠,惟有拿孝当遮羞布,宣称以孝治天下。很多社会精英不屑与之合作,但又迫于其高压政策,遂以自污为事。
第三在于西晋统治者在最高权力安排上的失误。司马炎作为开国之君,但其却和雄才大略不沾边,特别是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优柔寡断,最终将大位传给了脑袋不灵光的司马衷。在其死后,司马衷根本掌握不了政权,外戚和皇族为了权力发生了激烈的争斗,八王之乱的爆发,消耗了国家的实力,为西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