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天工开物的作者

天工开物的作者

2023-10-19 16:40 348浏览

宋应星是我国明代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写有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和《论气》、《谈天》几部自然哲学著作。

天工开物的作者

明朝时期,中国的技术已经逐渐落于西方,而《天工开物》的出现,成为了衰落当中一处难以忽视的火焰,正因为如此,其作者宋应星也被载入了史册。

然而就在前不久的人文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当中,栏目组设计明末学者宋应星和袁隆平所握手的情节,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因为镜头当中出现的宋应星,赫然是一副辫子头的模样。为何会让读者难以接受呢?不妨看看这一段时期的故事就能够明白。

1587年,宋应星出生在了江西南昌府一个名门世家,从小饱读诗书,励志考取功名,在此期间,宋应星接触了《本草纲目》等书籍,从此对科学产生了浓重兴趣。

1615年,29岁的宋应星和哥哥应升赶赴省城南昌考试,29岁的宋应星成为全省第三名举人,哥哥排名第六,这让兄弟俩十分高兴,当年便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然而宋应星在此之后却屡屡碰壁,从万历末再到崇祯初期,宋应星经过多次会试,竟然全部失败,最终他放弃了继续科举的念头,到了1635年,宋应星被补录为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教授生员,算是最末流的小官,一当就是四年。

也正是在这一段时期,宋应星开始收集资料,才创作了之后的《天工开物》。

在此之后,宋应星的官位节节高升,到了1643年初期,他已经成为了安徽亳州的知州,然而此时的明朝,早已经风雨飘摇,农民起义军左冲右突,宋应星花费大量努力,这才在战乱影响的亳州城内进行重建,建立书院,兴办教育。

然而到了1644年,随着明朝的灭亡,宋应星成为了亡国之民,此时的他,已经是广州知府的身份。

后期的宋应星,和哥哥宋应升一生致力于反清复明,他们首先将期望寄托在南明身上,然而根据南方的几个政权,却朝政混乱,排斥忠良,这让宋家人大失所望,等时间来到了1646年,宋应升宋应星一同服毒殉国,最终哥哥去世,弟弟宋应星却活了下来。晚年的他心灰意冷,“公退居家食,抒生平学力,掞摛文藻”,从此拒绝出山,直到1666年去世。

天工开物简介

《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所着的科学着作,问世于江西,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第一次刊印。全书一共有上、中、下三篇合计18卷,主要包括种植碾磨稻谷、养蚕缫丝制衣、生产盐糖用品、铸造陶器和金银铜器、制造舟船车辆、家用农具、石灰煤炭、油类和纸张等技术内容。除几万字的语言叙述外,在书中还带有123幅形象的插图,描绘了一百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天工开物》是一部内容综合性的科技着作,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译本曾在日本、朝鲜、法国等亚欧国家广泛流行,虽然出书之际没有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但对于世界近代史上的工业革命和欧洲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全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技成就,展示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智慧,该书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比较重要。

主题思想

天人合一

宋应星受西方科学精神、徐光启等人求真务实、重视逻辑治学方法的影响,背离科举取士的人生道路,独辟蹊径,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索自然规律,总结分析造物方法,花费大量精力去做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总结自然规律。力图通过每一项的造物过程纳入反复深入的实证研究,通过测量、计算、实验等方法,试图归纳总结造物过程背后的原理。从《天工开物》命名中可以看出宋应星讲究天人合一的造物观点。他通过实地的观察研究,对古代劳动人民的造物活动和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宋应星在书中第一句就提出“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通过自然来开发出有用的器物。在造物的整个活动中,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各个环节相互联系上下协调。《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一章节中,从原料的获取产地、砍伐的时机再到生产的具体细节都提供了精确的步骤,每一个环节与其内部各要素有机结合。

生态保护

在中国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中,展示出了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天工开物》从造物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资源为前提,以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为枢纽,对自然以循环利用,最终形成和谐绿色的社会。例如《天工开物》对于造纸材料来源的记载——“所谓杀青,以斩竹得名;汗青以煮沥得名”以及对材料用法的总结——“树已老者,就根伐去,以土盖之。来年再长新条,其皮更美”,这其中深刻揭示了尊重敬畏自然的观念,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生态,不过度消耗采伐的节约理念。再如《天工开物·珠玉》一卷中记载,“凡珠生止有此数,采取太频,则其生不继;经数十年不采,则蚌乃安其身,繁其子孙而广孕宝质”。宋应星认为珍珠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过渡采摘就会造成浪费和枯竭,体现了他注重生态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

科学唯物

《天工开物》中科学唯物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注重务实精神、重视农业生产、尊重劳动人民的创造和人格,宋应星非常反对蔑视普通老百姓的态度,反对不尊重农民劳动,对于当时文人士大夫热衷功名利禄和膏粱子弟轻视劳动、不重实际的观念给予严厉批判。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将作者自己在长时间和劳动人民接触中获得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原理呈现出来,在严肃性的字里行间赞扬了普通老百姓积极创造和热爱劳动的精神;第二是保持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宋应星对当时抱有主观唯心主义的王守仁思想给予反对,在《天工开物》中用大量丰富的科学知识,破除当时的封建迷信和方生术士的骗术,《炼银》一篇中揭露了方士化铅为银的江湖骗术,提倡用正确的方法冶炼金属。

经济发展

宋应星基于自己对社会财富的认识和发展实体经济的需求,提出了农工商业并重的发展战略。他将关于粮食生产方面的《乃粒》章放置于全书之首,并指出:“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体现出他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他还指出“世无利器,即般、倕安所施其巧哉?”即没有优秀的生产工具,民众将无法生产大量的社会财富,体现了宋应星对于工业产品的重视。在《舟车》章中“人群分而物异产,来往懋迁以成宇宙。若各居而老死,何藉有群类哉?”“物有贱而必须,坐穷负贩。四海之内,南资舟而北资车。梯航万国,而使帝京元气充然”。这段文字体现了宋应星对于商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没有商业沟通和交流的功能,社会发展将会停滞,国家经济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宋应星认为,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缺少了以上任何一环都无法产生足够的社会财富,将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这在中国重农抑商历史与社会风气极为浓重的封建社会,是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的。

上一篇:己亥杂诗作者简介 下一篇:孙子兵法作者是孙武还是孙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