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换柱典故的由来
偷梁换柱,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偷换房梁房柱,如今常用来比喻玩弄手段,暗中更换事物的内容或性质,蒙混欺骗他人。下文将详细介绍这个成语。
偷梁换柱典故的由来
“偷梁换柱”在军事中指在同盟军联合作战时,通过不断地改变其阵势来抽换其主力,在其无法自立之时,借机将其兼并以扩大我军的力量。此计在大多数情况下指暗中调换,冒名顶替,以达到蒙骗对方,从中渔利的目的。通俗地说,偷梁换柱就是“调包计”。
魏安厘王二十年(前257年),秦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因为魏国和赵国关系不错,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的姐姐还是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夫人,所以魏王便派大将晋鄙统兵十万前去救援。可是很快魏王又受到了秦国的威吓,从而犹豫不决,派人叫晋鄙先驻兵邺下(今河北临漳西南),暂不进兵。赵国又派人催,让魏国尽快出兵,平原君还给信陵君写了一封信,说了赵国的危困。信陵君接信后,很着急,再三要求魏王进兵,可魏王就是不答应。信陵君只好组织起一千多门客,要去和秦军拼命。他们从城东门出去时,见到大梁东门监隐士侯赢,将欲与秦军决死战一事全告诉了他。侯生说:“您带着这些门客和秦军厮杀,还不是把羊赶到狼堆去吗?我有个主意。魏王最宠爱如姬。我听说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她请魏王 捉拿凶手,可找了三年也没找着,最后还是公子手下的门客 杀了那个凶手,给如姬报了仇。如姬为此十分感激公子,就是为公子出生入死也心甘情愿。请公子让如姬把虎符盗出来,公子拿上虎符去晋鄙那里夺来军队,再去救赵,岂不比这样送死强?”信陵君听后大喜,马上依计而行,派人找到如姬,如姬满口答应,乘夜盗出虎符。信陵君拿到虎符,又去和侯生告别,侯生说:“万一晋鄙验符后仍不交出兵权,公子怎么办?这样吧,我把我的朋友朱亥介绍给公子,朱亥是位盖世无双的勇士,万一晋鄙不答应,就让朱亥杀掉他!”当下找来了朱亥,朱亥满口答应,于是跟着信陵君,会同一千多门客来到邺下。晋鄙验过兵符,果然不肯交出兵权,朱亥用袖中藏着的一个大铁锥一下就砸死了晋鄙。这样信陵君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取得了兵权。他让老弱和有病有家累的兵士回家,然后率领余下的精兵,直取秦军。秦军措手不及,城中的平原君又从城中杀出,两军夹攻,终于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观此典故,可视为“偷梁换柱”之计的成功运用:信陵君求魏王不成,便从其身边的人入手,说服如姬窃取虎符,可视为“偷梁”;继而除掉绊脚石晋鄙,即抽掉魏王的精锐部队,可视为“换柱”。
“偷梁换柱”的其他引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案例】清朝康熙年间,有一粮店的朱老板打算把秤调小,以提高利润,他让小儿子把制秤的王师傅请来,摆了一桌酒席,酒过三巡后,王师傅问朱老板打算制作什么秤,朱老板说:“十五两一斤的称,这是定金。”说着把沉甸甸的五十两银子递了过去,王师傅勉强的答应了,当时的计量单位为十六两一斤,朱老板的小儿子并不同意这样做,他认为:这样只能骗一时,过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察觉出来,不会再来买粮食,粮店也就黄了。但他没有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当朱老板让他送王师傅时,出了二门后,他悄悄地对王师傅说:“我父亲刚才说错了,其实想让您做十七两一斤的秤。”说着把一块足有七十两的银子递了过去,并对王师傅说:“给你添麻烦了,请您笑纳。”王师傅愣了一下,接过银子,告辞走了。三天后,朱老板的小儿子取回了秤并用在柜台上。又过了一个月,朱老板上店里看生意时,一个小伙计对他说:“老板真是有福,隔好几条街的人都上咱这买粮食。”朱老板一听,心里特别高兴,但没有细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一晃到了年底,盘帐时比往年多赚了五千多两银子,当朱老板神秘地把因为秤上少一两才赚这么多钱的秘密告诉家人时,他的小儿子突然跪下了,在场的每个人都是一楞,朱老板的夫人忙说:“孩子这是怎么了,快起来。”小儿子没有动,只是磕头请求父亲原谅,当朱老板问什么事时,小儿子把让王师傅改秤的事说了一遍。朱老板听后大吃一惊,让大儿子把秤取来,验证果然是多一两。第二天,朱老板对全家人宣布,小儿子升为店里的掌柜,负责店里的经营。
“偷梁换柱”的近义词:
移花接木、偷天换日、以假乱真、偷龙换凤、鱼目混珠
“偷梁换柱”的反义词:
光明磊落
用“偷梁换柱”来造句:
1、那个商人采用偷梁换柱的做法,以次充好,坑骗顾客。
2、他偷梁换柱,把别人的作品据为己有。
3、魔术师的高明之处,就是偷梁换柱的手法让观众也觉察不到。
4、他耍了一个偷梁换柱的花招,把大家都骗了。
5、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偷梁换柱、以假乱真的问题,侵害了消费者的直接利益。
6、随着房屋装修市场业务量的增多,针对业主们投诉装修公司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的案例也就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