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诗词大全

 > 

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2023-10-20 17:12 401浏览

《峨眉山月歌》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描写了一幅峨眉山夜间的优美景象。

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1: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译文2: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动态的自然风景画。峨眉山的上空悬挂着一轮半圆的秋月,月影倒映在平静的江水中,随着江水流动。这种画面既具有一种自然之静谧,又暗含着一种生命的动态。月亮以其恒久不变的圆满和寂静,与江水形成对照,而江水又以它的流动和变化,反衬出月亮的恒久不变。这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和生活的辩证法。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两句诗,则表现了诗人李白在夜晚从清溪出发,向着三峡行进,心中思念着未能相伴的人,却无法抵达渝州的遗憾和感伤。这里的“思君不见”显然是指对某人的怀念,但却因为某种原因无法见到,蕴含着诗人深深的感伤和无奈。而“下渝州”则是诗人行程的目的地,也暗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远离故乡的忧虑。

作者简介:

李白 (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

《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的故事:

故事一: 长庚入梦

传说李白母亲白天在蛮坡渡浣衣,一条红鲤鱼跃入衣篮。当晚食用鲤鱼后,梦见天上金光闪闪,长庚星(太白金星)从天而降落入怀中,于是有了身孕,后来生下李白并以太白字之。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无人能及。李白在当朝就享有“谪仙”的美名,后来更被人们尊为“诗中之仙”。

故事二:诗镇石牛

据说青莲镇石牛沟有头石牛,白天睡卧,晚上就出来糟蹋庄稼。少年李白知道此事后,就偷偷跑去看,并将看到的写了首诗:

此石巍巍活像牛,埋藏是地数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滴浑身似汗流。

芳草齐眉弗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

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李白将写好的诗贴在石牛背上,石牛心服口服,果然从此以后就老实了,再也不到处糟蹋庄稼了。

故事三:千金买壁

唐天宝三年,李白因政治失意离开长安,沿黄河东下漫游,在洛阳与杜甫相遇,后又在梁园遇到同样怀才不遇的高适。三位伟大诗人相遇,意气盎然,觥筹交错,谈古论今,披肝沥胆,挥斥方遒。豪情风发的李白胸中意气涌起,笔走龙蛇,在墙上题诗一首,即著名的《梁园吟》。李白离开后,梁园的僧侣不满于好好的白壁竟被写满了诗,打算清除墙上文字。

此时,尚是贵家小姐的宗氏正好路过,被李白所题之诗及其神采飞扬的字迹吸引,以千金之资买下这面墙加以保护。后来李白闻说此事,托杜甫、高适二人向宗府说媒,最终于宗氏结为连理。

上一篇:徐悲鸿的代表作品 下一篇:卡夫卡简介及代表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