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简介及生平事迹
辛弃疾是历史上豪放派诗词的经典代表人物,虽然一开始以武起事,但最终还是以文为业。他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的经典诗词,一生经历也非常精彩。
辛弃疾简介及生平事迹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盟鸥》、《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暮春》、《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
第一个时期:23岁以前。
辛弃疾出生时,宋室南渡已13年,山东已被金人占领。父早卒,他由祖父抚养长大,受祖父民族气节和爱国思想影响较深。后接受祖父派遣,借参加进士考试机会,两次去燕京察看敌人的虚实,为军事起事作准备。1161年金人大举南侵,中原人民乘机奋起抗金,济南农民耿京聚众20余万揭竿而起,威震八方。辛弃疾集合2000余人,加入耿京起义队伍,并在军中掌书记,与耿京共议军事。完颜亮南侵失败后,劝耿京“决策南向”,与南宋王朝联系,以便共谋恢复大计。1762年,耿京派辛弃疾等奉表归宋。宋高宗召见后,授辛弃疾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委任耿京为天平节度使。不料,辛弃疾从南宋北归时,义军叛徒张安国等已谋杀耿京,率部分军队降金。辛弃疾得知,义愤填膺,毅然率50骑直趋5万敌众的金营,将正在与金将饮酒的张安国擒获,押回南宋朝廷斩首,沿途召集义军万余人投宋。这一义举,得到宋高宗的称赞,改差江阴签判,辛弃疾年方23岁。
第二个时期:24岁至42岁。
辛弃疾南归后,辗转任职于江淮两湖间,近20余年。他先后作过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江南西路安抚使、湖北湖南转运副使等地方官,一度当过司农主簿、仓部郎官、秘阁修撰和大理少卿等中央官吏。由于调动过频,难有建树。但他报国之情旺盛,利用职守,为统一祖国、恢复失地而不停呼号筹措。1168年,他不顾职务卑微,作《美琴十论》,进奏孝宗,分析宋金形势,提出抗金恢复大计,期望孝宗坚定抗战信心,但未受重视。后虞允文为相,他又上呈《九议》,提出九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虞允文积极筹措恢复大业,但仍然是置而不用。然而,辛弃疾在出任地方官时,仍然作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知滁州时,他实行“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宋史·辛弃疾传》)等一系列开明政策,使滁州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在湖南安抚使任上,曾“以官米募工浚筑陂塘”(《宋会要》152卷《水利》4),兴修水利,赈济灾民,还曾创建一支“雄镇一方”的飞虎军,以防止金兵南犯并为北伐中原准备力量。任江西安抚使时,正值大旱缺粮,辛弃疾到任立即张榜安民,稳定了市场,抑制了富商巨贾,深得民心。尽管他有将相之才,怀远大志向,但是终不为重用,甚至遭受排挤打击,他仍然筹措恢复,为改革邑政作出积极的努力。
第三个时期:43岁至52岁。
辛弃疾于淳熙八年末被弹劾罢职,开始了10年带湖闲居的生活。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之义,自号稼轩。此时,他非常爱读庄子的文章和陶渊明的诗,并作山水田园词。他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在自我陶醉中取得宽慰。但国家兴亡、民族安危、恢复壮志仍存于心,时时发而为慷慨悲凉的壮词。约1185年迁居鹅湖。三年后,陈亮从浙江东阳来访,二人“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互答,极论世事”(《祭陈同甫文》)。陈亮流连十日,离去的第二天,辛弃疾又跟踪挽留,因雪深路滑,不能前行,便投宿村店,写词寄意,两位词人更迭答和,写出五、六首《贺新郎》,颇为悲壮慷慨,于是留下“鹅湖之会”的词坛佳话。
第四个时期:53岁至68岁。
辛弃疾53岁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勤于职守,为政威严,惩治豪强,兴办州学,又建置军用物资仓库以悲恢复之用。55岁又被弹劾罢官,家居九年。64岁被起用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与贫居绍兴的79岁高龄的爱国词人陆游相逢。后派到前线军事重镇镇江做知府,他制造万领红衲,准备招募沿江丁壮,组建劲旅。不料得罪权贵被罢官,只好于1205年初秋,又回铅山故宅闲居。直至宋金战局迅速逆转,金兵已侵入淮南时,朝廷才加封他为枢密院都承旨,让他迅速赶赴临安,力挽颓局,可是辛弃疾此时已经卧病在床,这年九月便与世长辞了。尽管辛弃疾的晚年浮沉不定,仕途坎坷,但是统一中原的信念老而弥坚,从未动摇。
辛弃疾最经典的五首诗词: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历史功绩:
1、文学成就:
辛弃疾创作了大量的词作,他的词风格豪放激昂,内容丰富深沉,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词作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闻名,表达了对北宋政权腐败、对国家沦陷的痛心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2、政治才能:
辛弃疾在北宋末年后期和南宋初年担任过多个官职,他以理直气壮、敢于直言的作风着称。他主张以草根官员治理国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治建议,但由于时局变迁和个人原因,他未能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
3、军事指挥:
辛弃疾参与了南宋对金朝的多次战争,他在军事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特别是在岳飞被害后,他曾被任命为南宋水师提督,成功平定了乱局,展示了出色的军事领导能力,对维护了南宋政权的稳定和疆土的完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辛弃疾的历史功绩不仅在文学领域,还体现在他对政治和军事的贡献上。他通过文学作品和政治行动,积极投身于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