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背景
秦国之所以能在战国后期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商鞅变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全面了解商鞅变法,就不可避免的要先了解当时的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商鞅变法的各条策略。
商鞅变法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
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
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从法律上维护了土地私有制,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奖励耕战
①奖励耕织: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利小农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国家的财源和兵源。
②奖励军功:制定了军功爵位制,从制度方面保障了秦军的战斗力。
3、普遍推行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治理,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君主可以直接任命县级官员,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的成效:
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农业产量增加、军事力量也强大起来。开始收复失地,从河西打到河东。攻下了魏国的都城。
周显王十七年(公元前352年),商鞅率兵围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安套,第二年,商鞅又率军攻魏之固阳,使固阳归秦。并越过洛水,收复了前几年被魏夺走的部分河西之地。
扩大疆域,建都咸阳。咸阳城规模宏伟,城内建筑有商鞅监修的咸阳宫,由众多的宫殿连接成宫殿群,雄伟壮观。为了加强秦王朝的封建统治,商鞅按照中原民族的风尚、习俗,将秦的社会风俗改变。这次变法的成功,使秦国的国力持续上升,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1、最大的意义就是为秦国后来统一奠定了基础。
2、实行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形成了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经济模式。
3、实行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被后世普遍采用,影响极为深远。
4、户籍制度:开创了户籍制度,更加有利人口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