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诗词大全

 > 

察举制的利与弊

察举制的利与弊

2023-11-09 17:18 3176浏览

察举制于汉代创建,是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顾名思义,察举制就是指考察推举的意思,核心是以考试取人。察举制既有利处,也有弊端,下文将详细介绍。

察举制的利与弊

利:

1、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察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官员的选拔更加公平、公正,有利于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同时,察举制还规定了选拔官员的年龄、品行等条件,有助于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

2、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察举制的实施,使得更多的人投身于文化教育事业,以求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这无疑为当时的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察举制还促使人们重视经学、史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

3、加强了中央集权

察举制的实施,使得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选拔有了更大的控制权。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弊:

加剧了社会的阶层固化

虽然察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袭制和推荐制的弊端,但由于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这使得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士族子弟才能通过考试,而普通百姓很难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这无疑加剧了社会的阶层固化,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察举制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察举制最早出现于汉高祖刘邦时期。当时汉高祖初定天下,百废俱兴,手下虽有谋士若干,但他们能“夺天下”却少有人能“安天下”,国家需要一批拥有治国安邦之能的贤士。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刘邦下诏书,要求郡国推荐有治国才能的人入朝为官。后来在惠帝时期,察举制开始出现雏形——“孝弟力田”。有德行以及能努力耕作者都能获得奖赏,并且免除徭役(国家强制征调平民参加劳动)。到了文帝时期,凡是“孝弟力田”者能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成为定员。同时文帝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可以看出在汉文帝时期,不但有了考试,而且还根据考试成绩划分了名次。

至汉武帝时期,察举制达到完善。儒家子弟作为主要的做官之人,“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这一时期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原则,并以法治绳之,达到了学术思想、政治体制、知识分子三位一体的结合,使中央集权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当时,察举所选拔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平民学子,既有“白身”也就是没有官职的普通百姓,也有已有官职在身的官吏。只要德行达到要求均可参加选拔,也就是考试。但并不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而是以德行方面的名声。到汉光帝时期,考试的成绩才逐渐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并不再单一的以德行作为评判。这一时期的考核也更加的公平。

察举制被九品中正制替代的原因:

第一,豪族门阀的形成,导致了察举制的异化。通俗点说,就是你只要有钱,有关系就能够入选,而不是仅仅凭借才干胜出,丧失了该制度原有的意义。

第二,汉末时期朝廷内忧外患,财政紧张,哪怕是万人之上的天子也十分缺钱,怎么办呢?那就卖官卖爵吧!慢慢地,皇帝和各级公卿卖出去的官比举荐上来的人才都多,察举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三,东汉末年天下有多乱,但凡熟悉一点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整个国家政治系统都遭到了严重的创伤,即便察举制本身是一套完善的制度,也没有人去执行了。

上一篇:东汉定都在什么地方 下一篇:easy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