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2023-11-13 16:13 323浏览

俄国农奴制改革在一定层面上是非常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因为农奴制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它持续了很久,给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和痛苦。而这场改革的到来使农奴看到了一些生存下去的曙光。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1、废除农奴制度:1861年2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

法令规定:“凡是自由的农民,可通过农奴制转化为自由农民。地主也可以通过赎买的办法获得自由农民。”

法令规定:“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用法律保护自由农民。”

法令还规定:“农奴在法律上仍是自由人。”

2、实行自由制度: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但仍须交纳租税。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后,可以到市场上买卖,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土地到其它地方定居,但必须向地主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或现金。

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后,还可以取得“赎买权”,即他可以用赎金购买国家的土地或其他财产。

自由农民一般住在乡村的农舍里,由地主直接管理,他们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服役。

地主在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必要费用的情况下,可以出租土地给自由农民。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1、根本原因: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最主要动因:俄国要摆脱落后状态。

3、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

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农奴制改革的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性质:封建地主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工厂和铁路工人增加一倍多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列宁曾指出: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2)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更为顺利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

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这使俄国历史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2)掠夺性: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接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上一篇: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 下一篇:十二月党人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