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偏安什么意思
“南宋偏安”的知识点出现在初中七年级下册的第八课中,当时强大的北宋已经被金国吞并,相对弱小的南宋便采取了“偏安一隅”的策略。
南宋偏安什么意思
靖康之变后,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赵构定都临安,主和派得势,故不思收复北方土地,与金耻辱的议和,仅以保有江南一禺,史称“偏安江南”。偏安,简而言之就是说暂居偏远之地,临时安定下来准备反攻。
主要是指偏居江南。
南宋偏安的原因:
1、统治者能力较弱
2、内忧外患频繁
3、西北边疆局势不稳定
4、政治腐败严重
5、经济衰退持续
6、民族团结缺乏
7、社会矛盾激化
8、平民起义频发
9、文化发展受限
10、对外政策不明晰
南宋偏安,靠什么养活了八千万人口呢?
第一,南宋基础好。
不同于其他王朝,南宋并不是凭空建立,而是建立在北宋的基础之上。北宋重文轻武,自从宋太宗在高粱河葬送了宋初的精锐之后,宋朝就基本失去了对外扩张的实力。所以面对有限的国土,北宋不得不加大对江南的开发力度,开始兴修水利,鼓励垦荒,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在南方新建的水利工程达到了九百个,是唐朝时期的五倍以上。到了北宋末年,南方地区已经非常繁荣。而北宋的灭亡,只是北方遭到了破坏,并没有影响南方的发展。
第二,南方耕地充足。
得益于北宋对江南的开发,南方耕地面积较宋初翻一番,南宋立国后,又加大了对耕地的开垦力度。当时江西耕地的开垦,已经达到了后世80%,浙皖两省耕地的开垦,也达到了后世的70%。据统计,南宋的耕地面积达到了700万顷,这些耕地多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直到今天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当时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等地,稻米产量都很大,甚至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以说,宋朝正是利用了这些优质土地,养活了如此之多的人口。
第三,南宋重视生产技术的革新。
南宋时期推广了稻麦二熟制为主的连作制及精耕细作的耕作模式,有效提高了粮食单产和总产,当时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唐代提高了两至三倍,总体发展水平大大超过了唐代,从而使江浙地区成了当时中国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不过南宋时期,战争频繁,粮食压力和军费开支都很大,好在南宋不仅重视农业,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水平也达到了历史之最,再加上宋人的辛勤劳动,都使得南宋可以养活八千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