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象形文字的起源

象形文字的起源

2023-11-23 10:29 777浏览

象形文字属于一种古老的字体,它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属于表意文字。现在大多数人都没见过象形文字了,那是因为它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所以,这篇文章就来为大家讲一些相关知识吧。仅供参考。

象形文字的起源

象形文字一开始就是一幅一幅的小画。比如,甲骨文的鹿字,龟字等等,就是画。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由于象形文字复杂与学习难度高的固有属性,在大部分地区渐渐被更容易学习和初步掌握的拼音文字取代。

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中国的象形文字是华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文字。

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象形文字类型特点

现代大多数学者将象形字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象形字的形体结构所划分的构形分类,主要分为独体象形与合体象形;另一类则是根据象形字描摹的事物的意义类属所划分的取象分类,主要分为象身、象物、象工三类。

一、构形分类

构形分类是根据象形字的形体结构来进行分类的,一般分为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两类。

1、独体象形

独体象形是指象形字只像所取象的物体之形,其特点在于整个字形是勾勒物体的形状特征,它不能拆分成两个构件。独体象形既可描摹事物的整体轮廓,也可描摹事物的局部轮廓。

描摹事物的整体轮廓,并以此来表示该事物。如“日、月、山、川”。

描摹事物的局部轮廓,并以此部分借代事物的整体。如“牛、羊”,只画出“牛头”或“羊头”来表示。

2、合体象形

合体象形是指象形字除了象所取象的物体之形,还需要与之相关的物体来衬托。其特点在于字形能够拆分成两个构件,其中一个是非成字构件,代表所取象的物体之形;一个是成字构件,表示与之相关的物体,用来起衬托作用。如“眉、果、瓜”。

“眉”字,《说文·眉部》:“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额理也。”眼睛上面的部分即眉毛的象形,但只画出这部分并不能清晰地表示“目上之毛”的含义,故将眼睛也画出来,小篆乃甲骨文侧立之形。

二、取象分类

取象分类是根据象形描摹的事物的意义类属进行分类的,主要分为象身、象物、象工三类。

1、象身

象身就是指“人物之形”,《系辞》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画图的人对于自己这一类描写得很多,所以五官四肢等几乎每一部分都有象形字。如“人、大、女、又、目、耳、口、齿”。

2、象物

象物包括天物之形、山川之形、草木之形、鸟兽之形、虫鱼之形等类,凡是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能画出来的象形字,都属于这一类。如“日、月、草、木、水、牛、羊、犬、豕、马、鹿”。

3、象工

象工指的是人类的发明工具。远在旧石器时期,人就会制造工具,所以一切在人类文明里利用自然界万物所制成的器物都可列入此类,包括井邑之形、器用之形、服饰之用等。如“井、车、门、户、戈、弓、矢、衣”。

现在还有使用象形文字的吗

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在2003年的时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被誉为“文字活化石”。这种文字在形态上比几千年前的甲骨文要原始得多,因为它并没有对文字进行抽象化和符号化,它看起来更像是一幅幅画。

尽管形态上比甲骨文还原始,但是相比之下,这种文字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学术界一般认为东巴文诞生在公元7世纪左右,也就是唐宋时期。纳西族在唐宋时期开始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在唐朝,那片区域属于南诏。南诏与唐朝、吐蕃的交往很密切,正是在那个时候,纳西族同胞开始了母系到父系的转变,并出现了奴隶制萌芽,在周边文化的影响下,他们创造了独特的文字。

东巴文大概有1400多个文字,清朝学者余庆远曾在《维西见闻录》中描述东巴文:“”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尽管文字形态上比较原始,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它的使用,在大量的纳西族经文、诗歌,甚至是小说都是用这种文字记录下来,并且传承了一千多年。

上一篇:象形文字的演变 下一篇: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哪个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