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较大的西征共有几次
古时的蒙古人是世界历史上备受瞩目的民族,以其令人震撼的征服史、文化传统和军事战略而著称。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
蒙古较大的西征共有几次
三次。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西征
公元1219年,中亚大帝国花剌子模算端摩诃末下令杀死蒙古使者和商队,史称“讹答剌惨案”,于是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亲自率20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一度打到里海、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以及伏尔加河流域,公元1225年2月东归。(公元1227年,蒙古灭西夏,彻底将广阔的西北部地区连成一片;成吉思汗在征途中病逝。)
公元1229年,窝阔台继任大汗。
公元1230年,窝阔台绰儿马罕率兵3万西征扎兰丁在波斯重建的花剌子模国。(公元1231年东征高丽;公元1233年灭东真国;公元1234年灭金国。)
第二次西征——拔都西征(又称“长子西征”)
公元1235年,大蒙古国决议成吉思汗孙子拔都统率约15万大军,出征欧洲钦察、斡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此次西征拔都只是名义上任西征大军统帅,实际指挥权却掌握在速不台的手中,各分支宗室的诸王子也跟随从征,而诸王子又都是各个分支宗室的长子,因此这次西征又称为“长子西征”。
公元1236年春,西征大军出发,公元1237年占领莫斯科,1241年兵分两路入侵波兰、匈牙利、大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此战役使得整个欧洲为之震惊。
公元1241年12月窝阔台病死,拔都率联军回撤东还。
公元1243年到达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钦察汗国(“金帐汗国”)。
第三次西征——旭烈兀西征
公元1251年六月,蒙哥继承帝位,为了继续开疆拓土,遵照成吉思汗开藩建汗的遗愿,加上位于里海南部的木剌夷国不肯对蒙古称臣和献贡,蒙古以此为籍口发动第三次西征。
公元1253年七月,蒙哥任命其皇弟旭烈兀统军出征木剌夷国。
(公元1253年夏,忽必烈率领十万南进大军,采用大迂回包抄战略,穿过吐蕃地区,进入滇北,公元1254年秋,灭大理国。)
公元1257年九月,蒙古大军进攻灭阿拔斯王朝。
公元1258年一月,蒙古大军占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二月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灭亡。
公元1259年四月,蒙古大军占领大马士革,至此已占领叙利亚大部分领土,阿尤布王朝名存实亡;这时候蒙哥暴毙,旭烈兀率部撤退,命令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九月蒙古军与密昔儿(埃及)军队在阿音·札鲁特决战,主帅怯的不花轻敌战死,埃及军队大败蒙古军,蒙古全军覆没,埃及战役的胜利制止了蒙古铁军的扩张野心。
公元1260年,第三次西征由此结束;旭烈兀在东回的途中留驻帖必力思,建立伊利汗国(伊儿汗国)。
成吉思汗为什么西征
首先,成吉思汗的西征是由他的宏图大志驱动的。他不仅满足于蒙古帝国的现有版图,更向往着更广阔的天地。这种对未知的向往,对权力和领土的欲望,是成吉思汗西征的重要动力。
其次,西征是成吉思汗对蒙古帝国实力的展示。蒙古铁骑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已经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西征,是这种军事力量的展示,也是对其他国家的震慑。
再次,西征也是成吉思汗对知识和经验的追求。通过西征,他可以接触到更先进的文明,学习到更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统治经验。这对蒙古帝国的发展和成吉思汗自身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西征也是成吉思汗对宗教的尊重和保护。在当时的蒙古社会,宗教有着重要的地位。西征的过程中,成吉思汗尊重各种宗教信仰,保护信仰自由,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十分难得的。
蒙古西征带来的文化交流
一、随着征服战争结束和蒙古权力趋于巩固,生产恢复发展,受各地文化影响逐渐开化融合。
①改变亚洲和大部分欧洲政治组织和民族构成,突厥人势力明显增强。突厥人在中亚和西亚地区占据优势,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奠定基础。
②促进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恢复亚欧大陆交流,扩大交往范围,联结互相隔绝文明。
二、伴随蒙古帝国建立和海陆贸易发展,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空前加强,蒙古西征大批汉人进入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地,东归带来大批西亚人、中亚人等。东西交通畅通,元朝与蒙古各汗国、朝鲜、日本、东南亚及欧洲广泛政经联系。
①中国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和罗盘针及纸币等传入中亚,然后传入欧洲。
②中国驿站制度为波斯、埃及和俄罗斯采用,天文、历算和医药传入西亚。
③拜占廷、阿拉伯文化东来,扎马鲁丁《万年历》、爱薛曾建广惠司以阿拉伯医法治病。
三、东西方使者带动文化交流,增进东西方各族人民相互了解,宗教随之传播。
(1)蒙古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原始宗教。萨满兼幻人、解梦者、卜人、星者和巫师于一身,人与鬼神之间媒介作用;没有形成严密系统思想体系及完整组织机构,对各种宗教实行宽容政策;准许自由传播,不搞一教独尊、不搞宗教迫害,对待各教一律平等,提供有利环境。
(2)1293年孟德科维得到元成宗许可自行传教,兴建第一所教堂,基督教大规模传播。14世纪设立泉州主教区,罗马教皇派遣总主教,元朝覆亡后,基督教传播停顿。
(3)钦察汗国合赞汗改宗伊斯兰教,逐渐伊斯兰化,丧失蒙古族特征,伊斯兰教发展。元朝称各组穆斯林为回回,称伊斯兰教为回教,伊斯兰教传播于东南亚各地。
(4)佛教更大发展,元世祖优容佛教-喇嘛教,扶持上层喇嘛掌权巩固西藏统治。1260年八思巴被尊为帝师,率领吐蕃语文学者重新研制蒙古文字;1269年新字颁行成为元朝官方文字,中后期势力凌驾于各教,喇嘛教大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