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骆驼祥子是哪个年代的故事

骆驼祥子是哪个年代的故事

2023-11-28 20:50 581浏览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而很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

骆驼祥子是哪个年代的故事?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当时正是中国现代史上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军阀混乱,城市买办阶级,乡村豪绅阶级对工农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水,旱,虫灾的不断发生,迫使大批破产农民为了谋求生路纷纷涌入城市。

《骆驼祥子》写于抗战前夕,以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最终沉沦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人物形象:

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曹先生在《骆驼祥子》中是个正面的人物,他有着一定的人道主义思想,所以他几次帮助了祥子,在当时的社会,算是一个思想较为先进的人物。

在祥子眼中,他是孔圣人的化身。曹先生在作者笔下其实并不如何高明。他是个中等人物,自居为社会主义者,但又没有什么高深的见解。他的家庭其实也就是吃人的社会中的一个小绿洲,只能供给一些清水和食物,没有更大的意义,更不能对社会有所改变。

他有一些人道主义思想,又识字,又讲理。这使得祥子对他十分尊敬,以至于把他夸张地当作了孔圣人。也许是祥子其实没有什么知识,但也许是因为在那个社会里,连这样的人也不多。

骆驼祥子中的京味儿体现在哪里?

1、《骆驼祥子》中的语言,都是用老北京方言写的。

比如一开头作者写祥子,说他把腰带“杀进腰”,指把腰带勒得紧一些。还有“拉晚儿”、“车口儿上”、“嚼谷”这些词语,带有老北京典型的“儿化音”,或者是老北京的俗语,让人感觉一下子就被置入老北京的环境中。

还有一些老北京的方言,也体现出了老北京的特色,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还有些比较粗俗的词语,比如“束吊棒(调情)”“老叉杆”等,虽说粗俗却又是社会大众中的通俗用语,让人倍感亲切。

2、《骆驼祥子》中的人物设定,也带有老北京特色。

主人公祥子是二十年代北平的洋车夫,洋车夫也是老北京的一个文化符号,带有老北京特有的文化特质。现在北京的旅游活动中,还留存着“坐洋车逛胡同”的游览项目。

3、《骆驼祥子》中,最主要的是对老北京风俗文化,世情图景的书写。

(1)北京的食物:

如祥子吃的老豆腐,和虎妞吃熏酱肉、喝白干,烧饼夹羊肉,还有冰糖葫芦,庙会、厂甸的人潮间四处穿梭着吃冰糖葫芦的身影。还有马蹄烧饼、扒糕、凉粉、糖炒栗子、落花生、炸酱面等食物,都充满浓郁的市井氛围。

(2)北京的建筑:

书里提到的颐和园、万寿山、天桥、雍和宫、天坛、孔庙、还有北海,在积水潭、西郊的白石桥垂钓,这些现在仍然真实存在的北京地名,早已凭它们悠久的历史或优美的风景,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景点。

还有最典型的老北京建筑四合院,书中大车店、“白房子”、“八大胡同”等建筑,就富有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

4、对老北京风俗文化的描写。

虎妞出嫁、刘四爷过寿,还有虎妞死后祥子帮人送葬,这些民间最看重的红白事,不管是送葬还是娶亲,老舍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其中都包含了老舍对老北京文化的批判和关注。

上一篇:骆驼祥子的悲剧及原因 下一篇:竹里馆是谁写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