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陋室铭背景故事
唐朝刘禹锡以诗闻名,文章也标新立异。他流传最广的文章,当数那篇不足百字的《陋室铭》。
刘禹锡陋室铭背景故事:
刘禹锡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刺史。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陋室铭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译文】(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7、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重点问题:
1、“陋室不陋”体现在哪里?
答:体现在室外环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贤雅,室中事情趣之高雅。
2、本篇文章立意有什么特点?
答: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的立意,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3、文章开头写“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陋”是指房屋的形陋,“不陋”中的“陋”是鄙俗,只要室主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
4、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山之名不在高而在仙,水之灵不在深而在龙,室的“陋”不在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自然点名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德馨”。
5、文章末尾运用类比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将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居室与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也是陋室,却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只要“我”继续修身养性,“我”的陋室也将被后人称道,我本人也会和他们一样被后人敬仰。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1、本文中隐喻陋室有“名”“灵”性质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本文的中心句(统领全文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本文中写出室外环境之优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本文中写出室中人交往之贤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本文中写出室中事情趣之高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本文中体现出作者心静如水不受干扰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本文中引用典故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本文中强调“陋室不陋”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