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词汇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简介

2023-11-29 10:21 416浏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孟子的散文作品。主要讲的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想要天下,那就要得人心,顺民意。其实纵观历史,这是一个通用的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

背景链接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进攻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与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形。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草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军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条件还不如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更重要)。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单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君主施行“仁政”,帮助、支持他的人就会有很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帮助他的人就会很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的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一战就一定能胜利。

字词句积累

1、读准字音

米粟(sù)、亲戚畔之(pàn)、域(yù)民。

2、重点词语

城: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军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指粮食。

多:充足。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3、通假字

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4、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地域。)

5、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征服。)

上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据 下一篇:愚公移山人物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