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的寓言故事
矛和盾是古时候的两种兵器,矛是用来刺人的,盾是用来挡矛的。矛与盾的故事大家应该也听说过,那你知道其中的寓意是什么吗?今天带大家一起详细了解下吧!
矛与盾的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经典故事,它描绘了一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过于夸张地宣传自己的商品,但最后却因为自己的言辞而陷入尴尬的境地。这个故事是用来讽刺那些言过其实、夸张宣传的人,告诫人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说出与自己行为相矛盾的话,以免让人家笑话。
寓言故事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自相矛盾》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现在对于“矛盾”这个词的理解,最早就起源于这个故事。在现代汉语中“矛盾”这个词的意思是冲突隔阂,相互抵触,相互排斥,所以“矛盾”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不再用于形容兵器,而是指相互冲突。
典故出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
《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从文章内容看,可分两类:一类是政论文;另一类是汇集历史故事和寓言为资料以便说理的文章。
前一类作品包括《五蠹》、《说难》、《孤愤》、《显学》、《亡徵》等著名篇章。这类文章内容宏富复杂,说理透彻,既长于分析,又善于概括,表现了一种犀利峻峭、锋芒毕露的风格,是先秦理论散文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类文章,主要包括《说林》上下、内外《储说》等篇章。其中汇集了许多著名的故事,有浓厚的文学趣味。如客以不死之道欺燕王《外储说左上》的故事,画出了统治者愚昧无知的形象;郑人度足买履《外储说左上》讽刺了头脑僵化的人;楚人卖珠饰椟《外储说左上》讽刺了专务外表的人;齐景公下车求速《外储说左上》讽刺了性情急躁的人;南郭吹竽《内储说上》、刺端刻猴《外储说左上》,讽刺了欺世盗名的人;螝虫相龁 《说林上》,喻同类相残;三虱食彘《说林下》,喻多藏必厚亡;《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
韩非子的人生哲理和经典名句
1.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恶。——《内储说上·七术》
2.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
3.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喻老》
4.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子
5.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韩非子·初见秦第一》
6.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解老》
7.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8.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