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马说是几年级的课文

马说是几年级的课文

2023-11-30 16:54 650浏览

韩愈这篇《马说》,要说的不是马,而是能发现千里马并懂得喂养、训练千里马的有识之士。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马说是几年级的课文?

八年级下册。

“说”: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重点句子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着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吧!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写作特色如下:

一、通篇运用比喻,说理深刻而含蓄。文中的千里马,比喻有才能而不得志的贤士;伯乐,比喻重视并善於发现人才的当权者;食马者,比喻摧残人才的统治者。《古文观止》评说:“此篇以马取喻,谓英雄豪杰,必遇知己者,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斯可展布其材。否则英雄豪杰,已埋没多矣。”这种讬物寓意的手法,为韩文的一大特色。

二、以反论正,论点突出。本文论证问题运用了反证法,一开头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点,但下面作者并没有从正面讲伯乐如何重要、如何决定千里马命运的道理,而是通过反覆阐述世无伯乐,则无千里马的道理,从反面证明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点,效果奇佳。

三、语言简练、气势雄浑。全文不足二百字,但内容绝不贫乏和单调,这是由於行文简明扼要、变化多端的效果;加上作者善用排比、反问等修辞,顿使文章波澜起伏,抑扬反覆。读者高声朗诵,自然会感受到气势雄浑的特色。

作者是怎样在文章中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本文写于作者仕途屡遭挫折之时,因而本文正是他怀才不遇的怨愤情绪的宣泄。但在封建社会,压抑人才、埋没人才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韩愈之鸣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埋没、摧残人才现象的深刻批判。用“祗辱”“骈死”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可以看出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与怜悯;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也可看到作者在为千里马鸣不平时,还有一种无奈和委屈之情。这些感情都蕴含在议论当中,使文章情理相融,从而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人称之为“韩昌黎”或者“昌黎先生”,是唐代时期著名的思想、文学和哲学家。

由于韩愈聪明好学,七岁便能言,十二岁就能成文,所以对于参加科考是有信心的。公元801年,韩愈通过了考试,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后又晋升为监察御史。

韩愈为人正直坦率,面对不平之事,他会毫无顾忌的直言说出事情的要害,加上他那铿锵有力的语言艺术,使得说理有深度,有力度,时常会让犯事之人心里不舒服。关中地区大汉,官员却封锁消息,韩愈著文说理,被犯事人污蔑,后被流放。

韩愈最为著名的直谏就是谏迎佛骨了。宪宗满怀欣喜迎接佛骨,却被韩愈劈头说道,供奉佛骨是荒唐事,是祸害。这引得皇帝大为恼怒,韩愈因此被又一次被贬。后韩愈逢天下大赦,才被调往中原地区。后来韩愈还以一身凛然正气和忠义之胆,劝诫了镇州的叛乱。

公元824年,韩愈请病在家,年底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习题: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

(2)流露作者怀才不遇之感和愤世嫉俗之意的句子是(不以千里着称的必然性)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2、文中的千里马有怎么样的特征?你认为应该怎么样去识别千里马(即人才)?

3、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它暗示了什么?

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有怎样的作用?

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表达了作用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

1、(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1)有两个特点:食量大和能够日行千里。

(2)首先要观察和辨别人的能力大小,然后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遇,在实践中挑选辨别人才。

3、(1)首先写了千里马辱没在奴隶人手中,至死而名不称的终身遭遇。然后写了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遭遇,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的待遇都办不到,最后写了千里马不被人理解,不被人赏识,反而被埋没摧残。

(2)暗示了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反而摧残埋没人才,致使大批人才被埋没。

4、(1)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千里马被埋没摧残完全是因为没有伯乐发现赏识它。

(2)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论证的前提,立论的根据,有提挈全文的作用。

5、怀才不遇,愤世嫉俗。

上一篇:曹刿论战中的刿怎么读 下一篇:李时珍人物简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