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是谁写的诗
时代日新月异,但是感情千年永恒不变。独自在异国他乡,做着他乡的异客。每到节日的时候,就更加思念亲人。这样的场景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是谁写的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出自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全诗原文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后举家迁往蒲州(今山西永济市),是唐代的诗人和画家。
王维,九岁便可撰写诗文,十五岁离家赴长安,二十一岁进士及第,解褐为太乐丞,后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给事中等职。安史之乱发生后,王维为叛军所俘,被拘于菩提寺。裴迪前来探望,王维作《凝碧池》诗一首。安史之乱结束后,王维的弟弟王缙上书要求主动削官为哥哥王维赎罪,王维得以赦免。后王维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上元二年(761)七月,王维60岁,因病辞世,葬于辋川清源寺西。王维是唐代声名远扬的大才子,不仅擅长诗文,而且精通书画,在音乐方面也有颇高造诣。在诗文方面,王维长于五言诗,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被称作“诗佛”。在书画艺术方面,王维擅长草书隶书和山水画,首创宣晕画法,明朝董其昌推他为“南宗绘画之祖”,《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便相传是他的画迹。在音乐方面,王维曾任太岳丞,因识出乐谱《霓裳》第三叠第一拍被津津乐道。
就王维其人,《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对其均有较高的评价,认为他为人孝顺,爱护弟妹,博学多艺。而就其艺术成就而言。辛文房曾在《唐才子传》中评价道:“王维的诗被列入妙品上上等,他的画的构思也是这样。至于王维山水画中的平旷深远的意境、云彩的情势、山石的颜色,都是他卓越的天赋才能达到的,并不是别人能学来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赏析
据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在17岁时的作品。当时王维独自在唐朝都城长安追求仕途,远离家乡。在重阳节期间遥想亲人,倍感孤独,写此诗抒发情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是农作物丰收在即之时,在古代民间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等感恩习俗,是个意寓吉祥的节日。茱萸是一种多年生乔木植物,果期在农历9-10月,古人常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在重阳节时作为配饰或做成香囊佩戴,取辟邪之意,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借重阳节表达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感,用“登高”、“插茱萸”的节日习俗在脑海中再现家乡的重阳节景象,寓情于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据传,自王维用茱萸寄情后,茱萸便成了忆念兄弟的寄托。
写作背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所作。王维少年时就与胞弟王缙离开家乡蒲州到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客游。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久负盛名,使他成为王公、驸马、达官贵人的座上清客,这使他有机会大量接触上层社会的生活,对世态炎凉和统治阶级的贪腐生活有了深刻认识,并且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久而久之,思乡怀亲之感不断袭扰他。特别是在他十七岁那年的“九·九”重阳佳节之日,达官贵人们都以家宴自娱,胞弟王缙也回蒲州去了,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突然在举目无亲的诗人心中爆发,遂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