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有哪些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有哪些

2023-12-01 16:40 287浏览

说到三国鼎立,说到蜀汉刘备,诸葛亮的功劳可谓功不可设。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也创造了很多经典战役和典故,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聊聊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典故。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有哪些

1、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卧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便专程到隆中去拜访。

他前后一共去了三次,头两次诸葛亮避而不见,第三次才亲自出迎,就在茅庐中和刘备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刘备大为叹服,愿以诸葛亮为师,请他出山相助,重兴汉室。诸葛亮深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答应了刘备的请求,离开隆中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东联孙吴,北伐曹魏,占据荆、益两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2、隆中对:东汉末年,刘备与诸葛亮面谈江山大业,分析天下形势;

3、新官上任三把火

诸葛亮随刘备下山之时,刘备的情况并不好,不停的再被曹操追杀,诸葛亮下山被刘备拜为军师,三次用火攻建立奇效,帮刘备站稳脚跟第一把火:在博望坡火烧曹军十万人马,烧跑夏侯惇,于禁,李典三位曹操大将。第二把火:曹操进攻新野,诸葛亮知道新野不可守,于是撤走全城百姓,留一座空城给曹操。曹操以为刘备望风而逃,进驻新野县城,却被诸葛亮暗中不知的引火物,烧的落荒而逃。第三把火:曹操与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铁索横江,声势浩荡。诸葛亮观察到曹操战船的弱点,借来东风,火烧赤壁,曹军八十三万人马被一把火烧败,曹操更是差点被生擒。

4、舌战群儒: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隘,很忌妒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

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草船借箭:

源自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赤壁之战—此典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当时曹操的军队是东吴和刘备联军的数倍,可是仍然败于赤壁。

空城计:指诸葛亮在危急时刻通过设伏诱敌的计谋,成功地骗过了敌人,保护了自己的军队和城池。成语后来也用来形容以虚实相生、以诈骗敌的策略达到胜利的情况。

7、欲擒故纵,七擒孟获—欲擒故纵指的诸葛亮七擒孟获故事,当时诸葛亮为了折服孟获,对孟获采取了欲擒故纵的计策,先后七次抓获七次释放,最终折服了孟获解决蜀地的后顾之忧。为诸葛亮的北伐奠定了基础。

8、白帝托孤—这个典故讲述的是刘备在和东吴遭遇夷陵之战以后在白帝城病危托孤于诸葛亮的故事,历史上有名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出于白帝城托孤的时候。

9、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三国时期,蜀国刘备去世后,昏晕无能的刘禅继位,在第二次北伐前夕,诸葛亮给后主刘禅写《出师表》来表示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态度。

10、三气周瑜

东吴水师都督周瑜,为借荆州一事,屡向刘备索讨。所有计划终归失败,业已二次受诸葛亮之气。(即《取南郡》、《回荆州》)。

周瑜耿耿不忘,欲遣鲁肃为刘氏代取西川,换还荆州,实则欲出其不意,袭取荆州,不料又被诸葛先生识破。

周瑜领军至城下,赵云严阵以待。周瑜知道有准备,不敢攻城,传令回军。诸葛亮早派关公、张飞、黄忠、魏延,分四路杀来。气得周瑜箭疮迸裂,坠于马下,退于巴邱。

探知刘封、关平又截住水路。诸葛亮送书于周瑜,陈述利害,嘲笑周瑜不达时务。拆阅后,周瑜即气死。临终,荐举鲁肃,继任水师都督,统驭东吴兵马。

诸葛亮人物介绍及生平: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同时还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早年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后来追随刘备夺得汉中并被任命为蜀汉丞相,主持朝政。诸葛亮还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著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东汉末年,诸葛亮避乱隐居在南阳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躬耕陇亩”,自比管仲、乐毅。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刘备屯兵新野,慕名前去邀诸葛亮出来辅佐自己,凡三次才得相见。

初次见面他就向刘备提出要取得荆、益二州为基业,东连孙权,北抗曹操的方针,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从此,诸葛亮辅助刘备,从事光复汉室的大业。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人

鲁迅曾经说过:“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句话点名要害,说明了罗贯中在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时,过于理想化,把他当做智慧的化身来描述,而看不到一点凡人之气。

诸葛亮从未出山之前就有“卧龙”之誉,要知道在古代龙这样的字可不是随便谁都能担当的起,而且引得刘备三顾茅庐,这就已经让诸葛亮的出现带上了一丝神秘色彩。

诸葛亮出山后的一系列谋划,从火烧博望坡,到后来的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以至于到后来的空城计,慢死王朗,死诸葛吓退活司马等等,无不带有传奇色彩。

这样具有智慧而又不太合常理的谋划,被《三国演义》的作者安在了诸葛亮的头上,以至于让数百年来的人物在看待诸葛亮辅佐下的刘备集团时从不“以成败论英雄”。

总之,罗贯中刻画的诸葛亮这一人物,只要我们在阅读小说时稍加推敲,就会发现是那么的接近于完美人物而不真实。

上一篇:诸葛亮的主要事迹 下一篇:诸葛亮《隆中对》原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