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023-12-02 17:03 419浏览

这句话是孟子论述之中比较出名的一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意思是:施行道义的人老天会帮助支持他,失去道义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短短几字,蕴含的道理确是十分深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 ·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释义:

有利的天时不如地理的优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围着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连内外亲戚(兄弟骨肉)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作品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作品赏析: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最后一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历史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例子?

1. 秦末汉初:秦始皇暴政,失去民心,导致陈胜、吴广起义,随后刘邦、项羽等诸侯蜂拥而起,最终推翻秦朝。而刘邦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获百姓拥戴,终成汉高祖。

2. 楚汉之争:项羽虽然势力强大,但刚愎自用,失去民心。而刘邦知人善任,注重民心,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3. 三国时期:曹操虽兵多将广,但名不正言不顺,且多疑猜忌,导致部下叛离,如张松、法正、贾诩等转投刘备。而刘备注重仁德,以德服人,吸引了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贤能之士,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4.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重视民生,任用贤能,迎来贞观之治。而武则天失道,大行严刑峻法,重用酷吏,导致天下怨声载道,最终被迫退位。

5. 明朝时期:朱元璋重视民生,肃贪惩腐,迎来洪武之治。而明末皇帝沉迷享乐,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最终被李自成和清朝所灭。

这些例子说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为政者应该重视民心,施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

读后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后我深受启发,也生发了对“道”这个概念的深思。在文章中“道”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它既可以是作战的必要条件——天时地利人和,也可以是治理国政的根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种“道”无疑是一种抽象的、普遍的真理,是人们行事处世的基本准则。在现实生活中“得道多助”的现象也随处可见,比如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一个诚信勤奋的企业往往更容易得到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反之那些违背道义、不守信用的人或组织往往会陷入“失道寡助”的困境。

然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并不是一种教条式的结论,而是一种需要深入理解和实践的理念。因为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善于观察、思考和判断,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道”的原则,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

此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念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要坚守诚信、勤奋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十分深刻。它教导我们要明辨是非、坚守正道,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善于观察、思考和判断,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道”的原则。我相信只要认真领会并实践这一道理,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上一篇:观刈麦的刈怎么读 下一篇:变色龙是谁写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