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凿井的故事
古往今来,很多能人趣事造就了不少成语,生活中常用的其实并不多,但是对于一些少见的成语大家一定不能弄错意思,否则容易闹笑话。今天讲的就是不太常用的成语,丁公凿井。
丁公凿井的故事
丁公凿井:
释义: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出处: 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近义:穿井得人 以讹传讹 谬种流传
反义:话不虚传 凿凿有据 千真万确
原文:“宋丁公者,宋人也。未凿井时,常有寄汲,计之,日去一人作。自凿井後,不复寄汲,计之,日得一人之作。故曰:“宋丁公凿井得一人。”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於井中。”夫人生於人,非生於土也。穿土凿井,无为得人。”
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叫丁公的人,他的家里没有水井,每天都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丁公在自己家旁挖了一口井,这样就不用每天跑那么远去挑水了。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节约了每天专人打水的时间。于是他向别人炫耀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就像得到了一个人一样”。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宋国的国君那里,变成了丁公打了一口井挖到一个活人。国君听了之后非常惊讶,于是国君问丁公:你家打井挖到了一个活人吗?丁公回答说:我是说我家打了一口井,以后就不用每天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就像得到了一个人一样。
国君听了丁公的解释,他明白了丁公的意思,也明白了传言的不可靠性。
赏析:
“穿井”凿地面打井。
“穿井得人”打井时从井中挖得一个活人,显然不合物理;宋国国君向当事人询问,是说打井后省出了一个人劳动力的使用,便澄清了传言的缪误。
这个故事说明,传言易讹,传言往往歪曲事实真相,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因此对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思索,进行亲自调查,实地考察,“考察”的方法是调查研究。
它告诉我们,对传言,不可以不仔细考察,根据人情物理进行推断考察,才能了解真相,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会闹出笑话来。
“丁公凿井”丁氏打井,省出了一个劳动力。后用“穿井得人”、“丁公凿井”比喻有些话辗转相传,被误传而发生错诈失真,形容消息相传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