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舌战群儒的故事概括

舌战群儒的故事概括

2023-12-11 12:44 8514浏览

舌战群儒是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的故事。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了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的精彩辩驳所折服。

舌战群儒的故事概括:

曹操自领百万大军下江南,志在吞吴当时刘备,孙权皆很薄弱,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因此刘备遣诸葛亮前往东吴,说服吴蜀联盟抗曹,不料东吴一班文官贪生怕死,以张昭为首一力主张降曹诸葛亮不得已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引经据典,舌战群儒又智激周瑜,孙权。

最终使得吴蜀联盟成功,赤壁之战,大破曹军,流下千古佳话。

舌战群儒诸葛亮一共说服了多少人?

七个人。

诸葛亮能言善辩,面对东吴诸儒的诘问,他从容答复、游刃有余,令东吴诸儒满面羞愧、不能应对。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了诸葛亮身上,但是群儒都是谁?他们分别是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峻、程德枢。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论辩艺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保留实力,最后出战。

面对诸儒的诘难,诸葛亮神态自若,一一作答,是为守,然而他又不甘于只是作答,每于答后发起攻势。

2、语带双机。

诸葛亮以其高超的语言技巧使整个论辩过程精彩纷呈,于有限的语句中蕴含极深的意味,嚼之余香满口。在谈到刘备新败之因时,诸葛亮说刘琮“暗自投降”,意在嘲讽东吴主降之士,“非等闲可知也”,示张昭等皆等闲无能之辈;又云“社稷安危,是有主谋”,寓昭等无定国安邦之策,反以妖言惑主,实祸国殃民之人。

步骘指出诸葛亮欲效张仪、苏秦的游说之举,诸葛亮却淡化张仪苏秦二人的辩士身份,而突出其豪杰的本色,强调二人“皆有匡扶人国之谋”,点出儒者们无勇无谋,只知巧言论辩,实则贪生怕死的本质。诸葛亮避开某些辩士为一已之利益而游说的特点,在突出其“匡扶人国”大志的同时,也为自己张目,我为匡扶人国而来,你们却为葬送人国而辩,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3、逐个攻破。

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击败对方,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又一大特色。对张昭,由于他是东吴重臣,第一谋士,诸葛亮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娓娓道来,严密防守之后大举进攻,使张昭无一言可对。对张昭的反驳洋洋洒洒,周密细致,丝丝入扣,而对以下诸儒则多以简洁明快的对答迅速结束战斗,不与多做纠缠。

在整个过程中,诸葛亮的论辨艺术发挥得当,他面对群儒潮水般涌来的为难,沉着应战,或引经据典,或转换论题,或厉声责问,或反唇相讥,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孔明分析了曹军的弱点以及孙、刘联合必能破曹的道理。孙权甚是欢喜,立即决定联合刘备抵抗曹操。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294),字孔明,号卧龙先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三国时期为蜀汉丞相,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诸葛亮出生于山东琅琊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多才多艺。年轻时在洛阳担任县令,但由于不满朝廷的腐败,他辞官归家,潜心研读,充实知识储备。

后来在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诸葛亮在军事上表现出色,通过巧妙的策略和战术,帮助刘备赢得了许多重要的胜利。其中最着名的是赤壁之战,他与周瑜联手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大军,此外,他还通过离间计、火攻等策略多次击败敌军,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军事上的成就,诸葛亮在政治上也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他主张以法治国,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律才能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正。他制定了《蜀科》,推行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政策,如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保护自然环境等。他还重视教育,提倡“耕读结合”,为当时的社会树立了良好的风尚。

此外,诸葛亮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写了许多诗歌文章和书信,如《出师表》、《借子书》等,都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他的文学作品表达了他的思想和情感,也传递了他的道德观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上一篇:茶馆故事梗概 下一篇:女儿国的故事情节概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