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王羲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他是我国有名的书法家,有“书圣”的美称。他的《兰亭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他的书法成就无人可比,就连唐太宗也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
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人。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01-361)字遗少。祖居琅琊(今山东临沂)。随晋室南渡,定居会稽,其家族是当时的豪门大族。历史上有名的王敦和王导就是王羲之的从伯父。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父王旷,官淮南太守,参与朝廷大计,是奠定东晋基业的决策者之一。也雅好书翰,善隶书、行书,对少年时代王羲之的学书很有熏陶作用。
王羲之小时拙于言语,长大后却很善变。王敦等有名人物都很看重他,因此名声颇大。他初为秘书郎,继为廋亮参军,迁长史;后又拜护军将军、右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曾写过一篇有名的告誓文,起因是被他看不起的扬州刺史王述给他难堪,深以为耻,就称病辞职。于是就在父亲的坟前发誓不再仕为官,以后更以纵情于山水为乐。到五十九岁时逝世,逝后赠金紫光禄大夫。
王羲之的作品有哪些?
1、《兰亭序》
这篇文字,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契”宴会上,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
2、《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王羲之行书,二帖连为一纸。纸本现藏日本前田育德会,与《丧乱范环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
3、《乐毅论》
王羲之书,小揩字体。笔势流丽,神采焕发,肥瘦相称,极合楷书的法则。隋智永称它为“正书第一”,唐代褚遂良也极为称赞。
4、《黄庭经》
小楷,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年)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
5、《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内容是他所写的尺牍。因卷有“十七”字故名。《十七帖》墨迹已佚,仅有摹刻本传世。《十七帖》草书,前人评为“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也有人认为帖中字带有波挑的笔势,字字独立不相连属。这正表明他善于“兼撮众法,备成一家”,所以才能形成他独具风范的草书体势。
王羲之的故事:
1、墨池。
王羲之从小就非常酷爱书法,7岁时就写得一手好字,12岁那年,当他发现他父亲的一本书法藏书时,就偷来看。原本想等他长大后再传授让他学习的父亲,被王羲之的下跪请求所深深感动,并答应了他的要求。王羲之练习书法非常刻苦,甚至痴迷,连走路和吃饭都不放下。走路时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比划着写,时间长了,衣服都被划破了。有一次,他练字时竟忘了是在吃饭,于是他居然把饭菜蘸着墨吃了起来,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满嘴黑墨。由于他时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久而久之,池水全部变黑了,这就是后来人所说的“墨池”的由来了。
2、东床快婿。
王羲之深苦钻研书法艺术,连他的婚事都与此有关。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东晋时的朝廷重臣,与太尉郗鉴是好友,郗鉴有一位如花似玉,且才貌出众的女儿,想把她许配给王导的儿子或者侄儿中的一位,成为他认为满意的女婿。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大家,子侄们久闻郗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得到她,所以,当郗家来人选婿时,都忙着精心准备了一番。唯有王羲之仍然一直躺在东厢房的床上,专心至致地琢磨着书法艺术。郗家来人认真细致地看过王导的每个子侄后,回去禀报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顾用手在蓆子上比划着什么。
郗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的那位公子,必定就是书法上颇有成就的王羲之了,此子如此潜心学业,正是我意中的女婿啊。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这便是“东床快婿”的典故了。
3、书成换鹅。
为了练好书法,王羲之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旁,到处都摆放好凳子和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字,就马上写下来。为了开拓眼界,学习历代好的书法艺术,他还经常游历名胜古迹,山川自然。他还认为鹅的走路姿势对自己的书法艺术有启发灵感的作用,所以很喜欢鹅。而山阴有个道士想得到王羲之的真迹,专门养了一群上好的大白鹅。王羲之听说并前去观看后想要买,道士却笑着说,您如果能替我抄一卷《道德经》,我就把鹅送给你了。不曾想王羲之欣然答应,抄了经文,带着白鹅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4、入木三分。
王羲之不仅书法艺术极高,笔力功底也非常了得。据说有一次,东晋明帝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的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字的工匠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墨迹竟然渗透到木板的很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到白底,当即惊叹道:竟入木三分啊!